贾诩皱眉沉思,郭嘉拍掌赞道,“这真是绝妙的计谋。”
呃……计谋,陶淘心里汗颜,这真不是什么计谋,只是一种很常规的筹集资金搞发展的方式,在现代,国家、企业甚至私人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国家和企业发行的是债券,而私人打的是欠条。
贾诩想到了在户部看到的钱行账簿,“如今谯县百姓对于纸币的认可度很高,不仅工人们拿到纸币支付的工钱却并不前来兑换,好些百姓甚至主动将钱币存入钱行,换取纸币,以图在百货商场购买货物时能享有一定的折扣。”
更奇妙的是,那些私人开设的茶楼酒肆也对使用纸币的客人给予优惠,理由是照顾同乡,而使用纸币的谯县人也颇引以为豪。
郭嘉接过话头,“其实也好理解,谯县百姓与其说是对纸币的认可度高,不如说是对主公的认可度高,这些纸币之所以能在谯县如此流通,是因为这纸币上附加了主公的信用。”
陶淘眨眨眼,“最开始的信用是他们都知道我挣了一笔钱,并且认为我能继续挣钱,所以相信我的偿还能力;现在的话,应该不是看我的信用,而是户部名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厂子。”
贾诩淡淡的扫了郭嘉一眼,然后说道,“可那些厂子不都是主公名下的吗?”
这也是贾诩一直对陶淘所说的民主投票制不置可否的原因,户部所有的厂子都可以说是主公的私产,整个谯县的经济命脉都系在一人身上。
主公一手捏着谯县的经济,一手握着谯县的军事,她说着民主,可实际上比任何一个诸侯都更加权利集中。
如今的主公目前还算是开明的,可谁能保证下一任主公如何?
若是主公专制蛮横,群臣无可掣肘;若主公不通经济,肆意挥霍,那整个谯县的经济都可能被拖垮。
说到这个,贾诩就想到了工厂工人的工钱,还有谯县丰厚到夸张的军费,即便冷静寡情如他,每每想到都是一阵心痛,真是太胡闹了。
所以国库和私产最好分开,而舍不舍得手中富可敌国的财富,就要看主公的魄力了。
陶淘托腮,贾诩这话肯定别有用意,他觉得纸币附加的是她的信用这一点不好?确实不好。
“国家的货币还是由国家信用来保证比较好,不如把那些厂子收为国有,我保留各厂一成的份子就行。”
这么干脆?
主公比他想的更有魄力。
在这世俗凡尘间要做到视钱财为粪土不容易,钱财能做很多事,能得到很多东西,但作为一个君王却绝不能被贪于钱财享乐,她得跳脱出来,因为天下都是她的。
得有这样的眼界和胸怀。
郭嘉感叹,“主公英明。”
贾诩的面目柔和了些,“主公说取得铸币权是长久的打算,不知可有章程?”
这要复试也不提前说一声,这么突然的,也只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了。
陶淘转过身,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慢慢说道,“第一步肯定是要扩大纸币的使用范围,招商引资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此次我们最好能多多的引进商家,以谯县的用钱坏境以及纸币的优势,让商人到钱行换取纸币交易。”
贾诩皱眉,有些不能理解,“商人们拿钱币到钱行换纸币,转手又用纸币到各厂购买材料以享有折扣,这不相当于饶了一圈,实际还是以钱币购买材料吗?”
陶淘回过身来看着他说道,“这是一个培养支付方式的过程,你想,开始大家可能买多少材料换多少纸币,可是商人的交易频繁密集,他们得多次的往返钱行,那商人会不会想着,我一次多兑换一些,少跑两趟?”
郭嘉和贾诩沉吟片刻,有些理解了。
陶淘见此,又背过身继续慢慢踱步,“商人们习惯于用纸币在谯县购买材料后,那么下一步,他们彼此之间为了避免钱币运送的麻烦,也会慢慢使用纸币进行互相结算。”
两人点头,这是自然,反正自己也要去钱行换取纸币购买材料,以此结算倒是两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