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基建 [参赛作品]_作者:漫愈(80)

2020-06-17 漫愈

    得到了两种高产量可做粮食的作物,大家不该欢天喜地的商量、准备播种的事情吗?

    “我们尽快安排人耕种吧,早耕种早推广,上次进京赈灾我就在想了,现在各处兵祸动乱且不说,至少咱们能保豫州太平,可天灾之下谁也无法避免,咱们要做好应对各种灾难的预案,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囤粮,大量的囤粮,所以我不仅让许大哥寻找粮种,还让他尽可能的带了海货回来。”

    天灾这个事,一直是压在陶淘心中的大石头,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哪怕太平盛世,百姓能够安心种地,抗风险能力都太差了,一波天灾就能带走不少人,更不用说,如今时局动荡,各处征兵,能够耕作的百姓更少了。

    所以自从上次地震之后,陶淘对于囤粮食这事就很积极,不仅稻、梁、菽、麦、黍、稷这六谷要囤,各种熏肉腊肉、鱼干肉干,甚至果酱肉酱全部都在囤。

    这件事谯县的各谋士武将都知晓,粮食是大事,大家都很配合,只不过他们不像陶淘那样知晓各种天灾正在排队赶来的路上,所以没有太大的迫切感。

    贾诩此刻看满屋子的海货也不觉得腥臭难忍了,换个角度看,这些都是战略物资。

    主公深谋远虑是件好事,但是, “有新粮种确实是件大喜事,但想要立刻落实也不容易。” 贾诩回道,漫不经心的看了郭嘉一眼。

    郭嘉点头道,“粮种事关重大,首先就得将其交付给可靠之人。”

    可如今的豫州谯县,真正可信任又能担事的就这么几人,诸葛玄又被外派到了东郡驻守。

    剩下的户部就不说了,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得亏坐阵户部的郭嘉和贾诩都是老狐狸级别的人物,不仅处理户部公务,还能兼顾各方动向,一个法正年纪虽小,但能力、手腕、见识都不差,不然换个资质平平的主事,只怕就会闹出过劳死的惨案了。

    不给户部加人就算了,再抽人就真的过分了。

    陶淘的视线略过面无表情的贾诩、笑意盈盈的郭嘉、避开她视线,恨不得原地消失的法正,落到了诸葛亮和许家兄弟身上。

    最后无奈的垂下肩膀,剩下的年纪不大,但也都是扛起一部的人物了,庞统在诸葛玄去了东郡之后也是接手了整个吏部的工作。

    陶淘叹口气道,“这事我来吧。”

    贾诩笑着点了点头。

    陶淘:“……”

    就算你对我笑了,我也并不觉得很开心。

    郭嘉笑道,“有主公亲自负责此事,那么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陶淘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郭嘉回道,“此二物若真如主公所言,产量极高,那么最好是尽可能的扩大种植,可百姓是否信任并且愿意种植此物呢?要知道种植可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贸然种植新种,太过冒险,若是最后一场空,那还不如保守一点。”

    郭嘉摊手。

    而以陶淘在豫州百姓心中的形象以及号召力,这个就不成问题了。

    明明是在含蓄的拍她马屁,说她得深得民心,但陶淘却从郭嘉的话语里听出了另一个讯息,那就是,就算她面对第一个问题时,昧着良心把工作派给别人,他们也会用这第二个问题把活儿再推到她身上来。

    她该觉得欣慰吗?

    她的谋臣们真是……精明强干、才智不俗,还深谙语言艺术。

    陶淘觉得自己真是如今东汉最惨的主公,明明已经混到坐拥一州之地,是一方诸侯的人物了,整日却在烈日毒阳下奔波于田头地间,躬耕劳作。

    日落,陶淘坐上马车,由许褚驾车回到城内,在道路上与一马车交错而过时,陶淘听到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发现谋士甄宓,智力90,谋略80,建议宿主收服。】

    这对于极度缺乏人才以至于要亲自撸袖子下场的陶淘来说,不下于久旱逢甘露。

    陶淘激动的对许褚说道,“掉头,追上前面那辆马车。”

    豫州公主要见谁,在这谯县城里还没有人敢避而不见的,张氏看见公主的车架掉头跟在她们身后,便让马夫停车,带着女儿恭敬的下车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