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_作者:樱桃糕(164)

2020-07-01 樱桃糕

    本来想挥刀切肉的周祈颇无用武之地。

    霍英搬出烤肉的炉子来。这圆炉径约三尺,下层放炭,上面有铁篦子。炉子下面又有架子,如此烤肉者便不用弯腰了。

    罗启则收拾大木炭。周祈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干的活儿,“我来砸炭。这个我行。要多大的块儿?”说着便要去拎锤子。

    谢庸微皱眉:“你去剥蒜。”

    周祈:“?”

    “一会儿做蒜蓉酱,烤虾用。”

    英武不凡地周将军便乖乖巧巧地搬了个小胡床,坐在门边上,膝头放着蒜钵,腿边放着装蒜的篓子,一个一个剥起蒜来。

    谢庸扭头看看她,嘴角翘起。

    估计这辈子没进过厨房的崔熠走了进来,一眼瞧见周祈:“哎呦,号称要帮老谢烤肉,其实干的就是这小孩子的活儿?”

    周祈看都没看他:“一会儿不吃蒜蓉烤虾?”

    一同进门的吴怀仁只嘿嘿一笑,并不多言语。

    崔熠颇识时务,马上闭嘴。

    过不多时,众人移驾后园。

    后园草地上已铺了毡垫子,垫子上摆开七张小案——为着热闹,不分主仆客人,只团团围圈而坐,案上放着杯盘碗箸,周祈带来的梨花白已经温上,崔熠带来的西域葡萄酒也倒入了小壶中,只欠谢庖厨的“东风”。

    旁边树下,谢少卿站在那里烤羊肋排。他没带幞头,只用簪挽着发,正正经经的靛青长袍外系着唐伯的花色水田围裙——围裙上有翠绿、密合、枣红、佛头青等诸多颜色,布店常卖这种东西,都是用布头儿做的。

    头一回见他这般五彩斑斓,周祈颇觉逗趣。

    谢少卿自己却自然得很,微垂着目,一手持扇悠悠然地扇着,另一手拿大长铁箸不慌不忙地给肉翻面儿。崔熠说他烤肉时“像临水赋诗,对月弹琴”——换言之,就是不像烤肉的厨子。

    周祈觉得自己虽然不会烤肉,但庖厨的样子要比谢少卿足。

    周祈把自己的胡服领子往旁边拉一拉,卷起袖子,前面一段袍子角塞进腰带,走到炉子边儿,斜拉胯地一站,目视谢庸。谢庸微笑着把长铁箸给她,自己只扇风。

    周祈翻两块肉,挑眉问崔熠:“像不像街边卖烤肉的胡儿?”

    “像!若有个胡毡帽,歪斜戴着,就更像了。”

    周祈嘿嘿一笑,又扭头看谢庸:“原来我跟小崔设想,要是有一日大同世界了,咱们俩官没的做,我便去街头演戏弄、耍刀耍枪,胸口碎大石,你便只好卖字卖画儿。挣了钱,买烤肉胡饼吃。如今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卖烤肉啊。”

    周祈讨好道:“我还给你打下手。”

    谢庸看她一眼,微笑道:“好。”

    周祈略惊异,谢少卿惯常不接这种玩笑话的,今日这是怎么了?

    铁丝篦子上的肉变成了金黄色,滋滋地冒着油,带着孜然、胡椒、食茱萸的羊肉香越来越浓……

    胐胐这么淡然娴雅的猫都坐不住了,围着炉架子和谢庸、周祈的脚绕着圈子。

    那边崔熠已经开始敲碗鼓噪起来:“好了没有?好了没有?还不熟吗?”

    作者有话要说: 高而徐引如松下风——化用《世说新语》里的句子。    过完吃烤肉的休沐, 又是上午兴庆宫, 下午自己随意的日子。

    买了宅子以后,周祈出去瞎跑的时候少了,猫在家里的时候多了。

    她眼睛看着书页,顺手去摸碟子里的糖。

    “啪,啪——”有人拍门。

    “来啦!”周祈扔下手里的传奇,银丝糖却没放下,吃着走出来。

    一开门, “谢少卿?稀客啊。”

    两家比邻而居,周祈去谢家的时候多,谢家人也偶尔来周祈这里, 主要是唐伯自己或者派罗启、霍英来给周祈送吃的。谢少卿来得却少,修屋顶算一回, 上回与崔熠来“赏花”算一回,一共不过这么两回罢了。

    看一眼周祈嘴角儿的糖渣子, 谢庸右手微攥一下, 负到背后,又扫一眼她手里的半块糖酥:“这糖就这般好吃吗?”几次看她吃这种银丝糖,当日在东市头一回遇见她,她吃的似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