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杂货铺那些年_作者:芯苷(143)

2020-07-03 芯苷

    摸了摸两种绣布的手感,凉柚眼睛一亮,不愧是丝绸铺子,该有的刺绣用品都是足足的。

    听到她一开口就是五百套的量,猜出她是为了卖那些白线才买的工具,沙淑慧有些担心:“就算有工具了,白线买的人也少,你一下子要五百套,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摊开手,一团颜色艳丽的绣线躺在手心,凉柚笑道:“白线是不好卖,所以我把它们染了十二种颜色。”

    线团被摊开在眼前,鼻尖略过一抹花香,似有似无,闻不真切,沙淑慧没有在意这些,她的注意力全部被眼前的绣线吸引。

    开业这么多年,沙淑慧一眼就看出,凉柚手中这线团的颜色,跟她平时进货的那些色号,还有一些细微的区分。

    颜色似乎更周正、亮丽一些?

    沙淑慧眼前一亮:“你染的?太厉害了吧!”

    虽然心里好奇死了,但沙淑慧识趣的没有问别人如何染色的,而是真心实意夸奖凉柚。

    沙淑慧预测:“如果你染的另外几色线,颜色也跟这一般,那肯定很好卖。”

    收回手,凉柚摇摇头,把两种颜色的线一股股,分别拴在线板的1、2号洞上,跟沙姐说出自己的打算:“不卖线,我打算给它们做成材料包。”

    染好色的线团固然容易售卖,也能把那十几箱白线很快清空,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线团售价不高,没什么利润,染色花费的时间却非常多,光是制作花汁熬煮,就要小半天的时间,还是只填满小染缸的量。

    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对凉柚现在的产业来说,是个亏本的买卖。

    若说单纯想帮沙姐,她也是想帮对方把丝绸铺经营好,而不是单纯处理那些废弃白线团。

    制成材料包,是能增加这些绣线使用时间的、短期就能获利的最直接的办法。

    沙淑慧疑惑:“材料包?”

    经过凉柚的一番讲解,沙淑慧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打算,佩服道:“难怪你能把杂货铺开那么大,光这小脑袋瓜里的想法,就不是我能及得上的。”。

    一块绣布、一个秀绷、几根针、一个线板、几根绣线,就是一个DIY材料包。

    绣布上面印上可消水印,顾客可以沿着水印缝制,几根绣线就放几根针,非常方便。

    杂货铺内,新开发的区域,就是用作diy刺绣用的。

    为了能让顾客在杂货铺里,就能完成作品,凉柚设计的图案都极为简单:几片树叶,几片花瓣,或者枝叶和花组合,就是一个绣图。

    简单,却不失美感。

    每份diy作品,除去成本之后的利润,沙淑慧可以分到五成,她自然不会只让凉柚一个人忙碌,主动担下了剪线、分股、栓线板的工作。

    一大箱染好的绣线被重新搬进丝绸铺,沙姐完全认不出这是自己之前打算扔掉的白线。

    太好看了,十二种颜色规矩的码放在箱子里,色号从鲜艳到暗色,无一不透着一种华丽。

    沙淑慧笑道:“你这手也太巧了,又会造纸,又会雕刻,现在连染色都会了,干脆将来把布也织了算了,省得还得去厂家进货。”

    沙淑慧半开玩笑,却也没有试探的心思。她相信凉柚的人品,不担心杂货铺会抢她的生意。

    刚刚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凉柚还告诉她,等到刺绣diy材料包被人认可之后,杂货铺和丝绸铺都会推出材料包。

    丝绸铺的材料包是用自家进货的绣线,绘制稍微复杂些的图案,让人拿回家慢慢研究绣裱;杂货铺的材料包则用染坊染制的绣线,绣图主打小巧耗时少。面向的消费群体不同,自然没有争抢生意的冲突。

    沙姐脑子转的很快,知道这diy刺绣包的主意,是凉柚免费送给她的,能分流出一部分客流来,都是借了杂货铺的光,心里只有感谢,没有不平。

    沙姐说着开玩笑的话,凉柚却是心思一动,但想到染坊里还没染完的那些绣线,和空置柜台附近角落里,她那还没学完古籍的雕刻区,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