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坏世界的垂钓者_作者:为情成痴(1227)

2020-07-08 为情成痴

    《一种实现秒充技术的新材料铜烯》,论文作者:贺天强。

    一天之内,两篇同一作者的论文,同时登上《自然》,此事立刻引起了东西方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关于铜烯的这篇论文,是贺天强一周前才刚刚发出的。

    按照《自然》杂志审稿的尿性,起码要下周去了才能刊登,但没想到这周就登上来了,还和锂空电池放在了一起。

    由此可见,《自然》杂志的编辑部,对于这两篇论文的看好和重视。

    《自然》新一期的内容更新不久,短短两三个小时内,《锂空电池》和《秒充技术铜烯》这两篇论文,便被数千上万名世界各地的学者下载研读。

    约翰是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并且曾经还是锂空电池的忠实维护者。

    只不过,因为许多技术难点实在是无法攻克,让约翰对锂空电池死了心,并且表示锂空电池这块谁碰谁SB。虽然没这么说,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但是,在看了《自然》杂志新一期的那两篇关于锂空电池和铜烯的论文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接着,他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话:“看了《独辟蹊径解决锂空电池技术难点的方法》,我来大胆预测下一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贺天强教授。

    这篇论文简直太惊艳了,我看完之后,眼睛都湿润了,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看到锂空电池问世。

    贺教授,谢谢你,你的这篇论文了却了我前面十数年的遗憾,你太了不起了。”

    约翰教授的这番话,在电池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骚动。

    但是,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史密斯教授,却在推特上这样说道:

    “看到很多人都在议论《自然》上那篇关于锂空电池的论文,我去下载看了看。

    内容虽然不多,但确实很精湛,独辟蹊径,来自华夏的贺天强教授很厉害。

    不过,我个人觉得另一篇论文中所提到的新材料铜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一种比铜金属的载流子密度、速度多百倍的新材料,意味着只要它普及,我们现在所用的电力电缆,已经可以慢慢被淘汰了。

    同时,在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家工业等领域,也将会因它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了不起的材料,但没想到这么一种神奇的材料,居然会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研发出来的。

    我确信,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过贺天强教授的事迹。

    华夏,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啊。”

    ……    最快更新玩坏世界的垂钓者最新章节!

    史密斯教授的推特发出后,立刻引来不少粉丝的评论。

    “史密斯教授的话才是正解啊,我也是一样的看法。”

    “没错,锂空电池早就不是新概念了,但铜烯这种材料,却是前所未有的新材料。”

    “《自然》杂志上的那两篇论文我花了50美元下载看了一遍,受益良多,贺天强教授,确实厉害。”

    “只是厉害吗?我看完之后,差点把下巴都惊得掉下来了,感觉这两篇论文不是人能写出来的,这个贺天强简直是非人般的存在啊!”

    “你们只看到了两篇论文作者署名都是贺天强,但你们知道这位贺教授来自哪里吗?”

    “华夏啊,这种奇怪的名字,也就只有华夏人才能取了。”

    “贺教授可不止来自华夏,他还来自华夏的黑骨头,我查了下,发现他是黑骨头旗下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黑骨头,难道就是前段时间传出造出仿生机器人的黑骨头集团?”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这个黑骨头集团,也太恐怖了吧?”

    西方学界对于锂空电池、铜烯等事件议论纷纷。

    国内学术界的众多学者,也是因为《自然》杂志上的两篇论文,而变成了震惊部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