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间最后剩下让人哈气流汗又回味无穷的辣,此时便有人搬过来一个大桶,桶里是海带大骨汤,无需排队去舀,桶身上接好几个管子,可容五六人同时团团围住用碗去接,一拉之间便正好一小碟,管子完了放回便可,这一招又是新奇,众人正辣得脸门都在发麻,来上一口,汤鲜润清淡,顿时将口中辣味冲淡,直到此时那般不知怎么生成的紧迫感才稍稍松懈,抹一把汗,这才注意到原来手中的碟子竟然小得令人发指!
先前大家注意力都在那星星一般的灯盏上,后来又被这一口燃面的光彩所慑,然后还要花不短的时间回味那一口的美妙,此刻纷纷发现店家的缺德,顿时怨声载道。
“真的就一口!我嘴巴大我一口都不够塞!”
“真真到哪找来这么小的碟子的!”
“哎呀这不是醉芳楼的调料碟吗?我经常在他家叫席面,熟!”
“拿调料碟当碗,真想得出来!”
采云在摇头,采桑在翻白眼,众人一窝蜂的涌上来,有脾气坏的已经开始捋袖子。
一片吵吵嚷嚷里,文臻开始捋袖子,抓起擀面杖,敲在面锅上,当地一声巨响,声闻三里。
所有杂音都被震住,文臻大喝:“还想不想吃火面!”
“想!”
“想就排队,下面,一面旗换一碗面!除了第一批尝新的,没有免费的了!”
“什么样的碗!”
“就这个!”
“就这么一小口要换一面旗?太心黑了吧!”
“行,不换就不换,不换就撤摊!”
------题外话------
今天是写书十一周年,后援会的管理们为此策划了很久,借鉴我的创意,给我安排了十一个周年礼物,其中有一样礼物,是让我休息一天,当场就被我无情无义地给怼了——十一周年可能有的读者还想加更呢,你们叫我休息,这万一有人不满喷我,好日子都被搅坏了。
所以最后她们只好另换礼物,而我,加更是没有的,保证更新是应该的,再多一点字数,算是小小庆祝吧。
十一年前这一天我上传了燕倾第一章 ,十一年后我在写第八本书,几千个日夜在整个人生中也不算短,虽然这过程始终伴随诸多痛苦,但我依旧感激那一年的这一日,我选择了它。
人生因此而不同。
也愿这十一年里,读过我书的所有人,曾从中获取温暖和力量,人生亦因此而不同。
最后说句闲话,好像今天我微博和评论区都有有奖活动,我也凑个热闹,获奖的抽人送红包,评论区随机送红包。 “行,不换就不换,不换就撤摊!”
“……”
一阵安静后,杂音又出现。
“别啊别啊,这么好吃的面,本来也该给旗的。”
“就是。虽然少了点,毕竟是精华啊。值,我觉得值。”
“管你们觉得值不值,你们觉得不值的赶紧走,位置让出来,我们来迟一步,等了多久了!”
还有人忽然跑走,过了一会抱了一大捧旗过来,哗啦啦往负责收旗的伙计面前一堆,“十五面,给我换个大碗!”
这一下提醒了众人,很多人赶紧去收集更多的旗,当然更多的人还是站在原地不动,攥紧手中宝贵的旗。
眼看大家大部分都接受了,文臻一边手脚不停,一边让人重新安排排队,一边含笑道:“方才得罪诸位父老。实在是我们本是外地人,路过而已。外地人在你们昌平这两天想要买到食材那有多难你们也清楚,我也想给各位多吃几口,奈何东西少人多,只能吃个新鲜了。”
便有人问:“你一个外地人这是想来参加丰馔节?你这手艺没话说,但是外地人不得推举很难进韩府大门,要靠旗进门得最起码八百面呢。”
一边就有人嗤笑这盛况八百有何难,文臻一边心中笑那韩小姐真是个绿茶一边笑道:“我们外地人,要和你们本地人争这个做甚?我们有自己的事要做,又不能选了去做世家名厨。实在是今日碰见一件事儿,如骨鲠在喉,不出手不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