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娑心念电转,“等平民通过再放箭!”
他来替罗伽做这个决定,放走瓦罕可汗的罪责由他来背。
然而,等他们赶到谷口时,发现已经有士兵在慌乱中射出箭矢,箭雨罩下,十几个跑在最前面的奴隶倒下,毕娑大喊着命士兵停下放箭。
谷口一阵骚动,北戎骑兵发现士兵停止射箭,躲在奴隶身后,一边继续驱赶奴隶,一边狠辣地砍杀,用死去奴隶的躯体堵住谷口,阻挡王庭追兵。
奴隶们手无寸铁,毫无反抗之力。
毕娑浑身直颤,带着士兵指挥奴隶放慢速度,退出谷口,可奴隶早就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停下,一窝蜂地往前冲,谷口狭窄,人群互相踩踏拥挤,倒下的人再也爬不起来,几成人间炼狱。
哭喊声传遍整座山谷。
等北戎骑兵趁乱逃出去,谷口满地尸体堆叠。
毕娑闭了闭眼睛,叫来亲兵打扫战场:“别让摄政王看见……”
话音刚落,尘土飞扬,昙摩罗伽冷峻劲瘦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
毕娑长叹一声。
奴隶俘虏大多北戎从各个部落掳掠来的平民,他们不该被卷入战争。
昙摩罗伽环顾一圈,命一部分士兵留下解救受伤的平民,继续追赶瓦罕可汗残部。
毕娑跟上他。
昙摩罗伽轻声道:“只有尽快结束战争,才能让百姓避免任人鱼肉的命运。”
以杀止杀,是乱世之中他选择的道。平定乱世,才能避免眼前这种惨绝人寰的景象再次发生。
毕娑应是。
前方的昙摩罗伽忽然晃动了一下,闷哼一声,眉头紧皱。
“摄政王?”
毕娑吓了一跳,紧张地看着他。
昙摩罗伽摇摇手,示意无事。
毕娑不敢吱声,手心却隐隐出汗。
昙摩罗伽眉心隐隐浮起了一道浅红,眸色暗沉。
……
撒姆谷之战,王庭大败北戎,俘虏北戎士兵两万余人,瓦罕可汗的三个儿子命丧山谷,瓦罕可汗本人在残部的保护下冲出山谷,逃向沙海道。北戎贵族首领仓促中四散而逃,一路狂奔,连斡鲁朵都不敢回,直接逃向东边的伊州。
经此一役,瓦罕可汗虽然还活着,但北戎四分五裂已成定局。
……
大战后,毕娑率领士兵打扫战场,传令兵将一封从沙城送来的信交给他。
“将军,沙城守将送来的信……文昭公主不在沙城。”
毕娑一愣,打开信。
“公主去哪里了?”
看完信,他心尖直颤。
李瑶英失去踪迹了,沙城守将也不知道她在哪里。
“将军,信是缘觉先拿到的,他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个消息告诉摄政王。”
毕娑紧攥着信,一时之间有些六神无主。
兵荒马乱时节,偶尔断绝消息、失去踪迹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李瑶英明明和沙城守军在一起,沙城很安全,她不会无缘无故不见了。
他犹豫再三,揣好信。
“我去见摄政王。” 毕娑匆匆赶到大帐, 缘觉掀开毡帘一角,朝他摇摇头。
“将军, 摄政王这会儿没空见您。”
毕娑透过帘缝往里看, 帐中站满了人,将领们分成两拨, 立在昙摩罗伽下首两侧,似乎在对峙,两边人脸上都隐含薄怒, 气氛僵持压抑,唯有莫毗多抱臂站在角落里,一脸事不关己看好戏的神色。
将领们神情激动,大声抱怨质问,昙摩罗伽一语不发, 面容冰冷。
毕娑皱眉问:“出了什么事?”
缘觉小声回答:“方才几个校尉带着人打扫战场, 收治伤兵, 清点俘虏……其他人追击北戎残兵,他们抓到了瓦罕可汗的一个儿子和两个侄子,还有一帮北戎贵族, 有个部落还发现了北戎人的一个营地,里面有女人, 那些部落联军哪里比得上我们中军军纪严明?他们又和北戎有仇, 恨不能杀光北戎人,差点就动手抢掠烧杀了……今天已经起了好几场争执,摄政王刚刚下令, 不许滥杀,不许骚扰平民,还有那些北戎贵族,不论是什么身份,只要投降,也不能说杀就杀。无故伤人者,不论身份,一律照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