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作者:榕之子(1016)

2020-07-20 榕之子

    尽管德隆系资不抵债,但是唐千里经过多年运作包装,旗下不少公司还是属于非常不错的资产。

    湘火炬打通了重型卡车产业链,屯河在农业方面也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合金投资收购了不少国企优质机械企业,另外参股的地方商业银行以及许多证券公司等,都可以称得上是美味佳肴。

    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湘火炬,这个上市平台旗下拥有重型卡车的产业链,包括变速器、底盘和整车企业都在其中。

    2004年,湘火炬实业经营收入115亿,净利润达到1.86亿,表现优异。尤其伴随中国卡车市场的爆发,2004年该领域增长率超过48%,实现了36.8万辆的历史好成绩,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大规模建设需要重卡很是看好。

    不少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瞄准了湘火炬,希望能通过它一举进入中国的整车领域。

    先是国内著名的万向集团表达了对湘火炬的强烈意向。这个走出国门的汽车转向零部件巨头,在中华集团的刺激下,一直希望能够进入整车市场。现在湘火炬可是一个好机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是盈利状况,一旦进入不需要做过多改变就可以坐收红利,这让万向集团很是动心。

    就在万向集团宣布参与竞标后,又一家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潍柴动力宣布加入战局。作为国内重卡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潍柴动力在2004年出货量高达15万台,创下历史新高。光干发动机没有前途,得想方设法搞整车,打通产业链才是王道。像现在国内重卡的霸主一汽和东风,就是凭借产业链优势,在卡车市场赚取了大把利润。而且湘火炬旗下陕汽重卡的发动机供应商,就是潍柴动力。

    有了这样的先天优势,只要拿到控股权,湘火炬就能变成源源不断的现金牛。基于这样的考虑,潍柴动力也积极运作,筹备资金准备把湘火炬拿下。

    除了这两家外,还有不少企业有意,毕竟湘火炬营收过百亿,净利润近两亿,谁能吞下都能大大提升一个规模。

    为了湘火炬长远发展,华融公司处理资产时,除了考虑价格外,还得考虑竞标者跟湘火炬的匹配程度。

    在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竞价大干一场之时,突然间冒出了一个重量级对手,中华集团登场了。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倒下了不少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据了大多数。无论是顾氏帝国,还是德隆系,庞大身躯倒下后,为后来者成长提供了足够的养料。

    在还未消化完亚星客车之际,没想到进入卡车领域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韩皓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机会从天而降。

    作为一家从摩托车向轿车进军的汽车企业,在乘用车领域中华集团做到了极致,跨越式发展十分顺利。但商用车领域却基本处于空白,客车、卡车领域只能安静充当一位旁观者。

    国内汽车的老大哥一汽、东风为何拥有豪门底蕴,就因为他们是全国唯一整车领域齐全的公司。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都在国内牢牢占据前三。

    现在,时代变了!

    伴随国家对汽车政策的放宽,许多汽车企业开始蠢蠢欲动,弥补自己在细分领域上的短板。

    上汽在收购双龙后,悄然发展自己的商用车业务,尝试更多介入客车领域。

    广汽在接连拿下本田、丰田乘用车合资公司后,又将自家商用车业务拿出来,对外寻求合资伙伴。

    首汽旗下福田从农用车进入轻卡,现在继续往上发展,推出了自己的重卡产品,布局商用车的意图非常明显。

    “三大三小”形成的旧格局正被打破,大小之间的鸿沟进一步被拉平。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社会,伴随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中国同样成为车轮社会的可能性越发增大。

    去年面临宏观调控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GDP增速依旧高达9.5%。预计在今年即2005年有望突破10%的大关,这个发展速度将在今后5年内保持稳定。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踩下了全力冲刺工业化的油门,跑步前进实现超级大国的经济崛起。

    十一五(2005—2010年)规划中,在公路建设上,中国将实施两大超级工程,打造中国公路出行的巨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