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30天时间不到要做出纯电动轿车的概念车,真是天方夜谭。我们在电动大巴上的技术不可能照搬到轿车上就行,电动轿车的技术要求更高。
你现在就相当于让一个初中生直接参加高考,还要求他必须考上大学,这无疑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愚蠢行为!”
由熊繁星领导的中华集团新能源汽车团队,在鲲鹏电动公交上做出许多创造性的突破,保障了鲲鹏能顺利在江州道路上奔跑。
熊繁星也实现了自己部分梦想,能够主导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设计工作,并看着成果付之实用。
但面对韩皓要求团队在一个月时间内弄出“秦+”纯电动轿车时,他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因为他认为不可能,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
“我不要求合格的产品,我只需要它能代表我们中华集团的新能源技术站在展台上,把我们的理念宣传出去就行。
‘秦+’不用实际上路奔跑,我们只是设计出概念车,把其带到首都去跟比亚迪的F3e叫个阵。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不希望我们还未出战就率先输了阵!
这是一种宣传策略,对提升我们中华集团的公司形象很有帮助。”
韩皓耐心对熊繁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更多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出发考虑,而熊繁星则从技术人员角度看待问题。
依据中华集团去年销量破百万一举跃居国内车企老大地位来看,比亚迪这样年销量不足3万辆的小企业入不了法眼。但有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曾经成功的案例在前,韩皓知道王川福也是一个技术狂人,一旦放任比亚迪做大,将来肯定会成为中华集团的心腹大患。
为何韩皓能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就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上面,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华集团跟比亚迪相比,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
在国内外车企都还沉浸在传统内燃机领域时,比亚迪却毫不犹豫在新能源汽车砸下重注,这跟中华集团的战略产生了重合和冲突。
这是一种企业家身经百战后获得的感知力,韩皓的第六感告诉他比亚迪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我们在鲲鹏大巴上进展不错,要是抽调人手到轿车上面,会延误我们各项研究的进度。再说在大巴上先把纯电动技术吃透,届时转向轿车就会事半功倍。
比亚迪如果先在车展推出纯电动技术,正好可以给我们参考,知己知彼对我们来说更有利。
争夺一时的虚名,反倒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节奏。”
熊繁星并未因为韩皓是公司老板就有所退让,他在尽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场战役,关系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话语权的争夺。因此,一个月后在首都车展拿出我们的纯电动技术‘秦+’是死命令,我将给予你调配全集团资源的权限来完成这个目标。
不要给我客观理由,我只要在首都车展上看到‘秦+’!”
一向温文尔雅的韩皓此刻终于露出了獠牙,他亲自下达了死命令要求把“秦+”尽快弄出来。
面对态度坚决的韩皓,熊繁星无奈下只好找到汽车研究院长赵全复,希望通过他来说服终止这个看上去不可能的任务。
听了对方的陈述,赵全复算是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难得看到韩总着急,看来比亚迪确实给了他很大压力。不过他的要求也不过分,韩总让你搞概念车又不是立即能上路跑的量产车,两者从技术难度看天差地别。
比亚迪难道就真的搞出可以量产的纯电动轿车吗?他们为何要对自己的技术遮遮掩掩。
你呀,就是死心眼,诸葛亮唱空城计知道不?这次你只需要配合唱戏就行,别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赵全复上述这番话,终于安抚好了熊繁星,作为痴迷汽车新能源技术的专才,对方并不了解韩皓口中的话语权是什么。
本届首都车展,主管全国工业的副总理将会到场参观视察。
在新能源汽车开始成为社会热点之际,一贯来引领国内汽车研发风向的中华集团如果不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反而被比亚迪把风头抢了,这对韩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