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作者:榕之子(123)

2020-07-20 榕之子

    钱江厂另一名和马啸天交好的副厂长站出来说话了,他当然反对郑南的这个提议。

    “就是,有些人一直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老是以什么接班人自居,把手伸得老长管到别人头上。”

    又一位窥窃厂长之职的副厂长加入战局,冷言冷语反驳郑南。

    厂长巩卫强如老僧坐定般,看着郑南一人力战群雄,最终他拍板把郑南的提议搁置,继续下一个议题讨论。

    “唉——”

    看着包括厂长巩卫强在内的10位同僚,郑南感到阵阵心寒和意兴阑珊。尽管韩皓给出了动人待遇,但他依旧选择了继续留在钱江厂,只为了培育自己的工厂发展和那些支持自己工作的工人们。

    厂领导的会议上的一切,很快就在厂里传开,马啸天也第一时间收到了风。

    中午郑南正准备到饭堂打饭,在走廊遇见了早已守候在此的马啸天。

    “郑大副厂长,我不挡你的路,你也不要碍了我的道,不然将来我不知道还该不该称呼你为副厂长。毕竟副厂长一职可是需要奋斗好久才得来的结果,也许摘帽子就在朝夕之间。”

    面对马啸天近乎直白的威胁,郑南丝毫不退却,他冷冷地回应道。

    “只要这个国家还是共产a党领导,只要这片土地还是人民当家做主,我就不相信没人能治得了你。朗朗乾坤,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好自为之吧!”

    面对一身正气的郑南,马啸天居然从心底感到一阵害怕,他有些后悔这般鲁莽杀上门来。

    当天晚上回到家,郑南便奋笔疾书,他把自己通过几位熟人供应商掌握的材料一一写明清楚,他准备到省里有关部门实名举报马啸天在钱江厂的种种不法勾当。

    “你想清楚了吗?”

    妻子莫小虹知道如果这般行为,那郑南是绝对在钱江厂待不下去了。

    “我不后悔,用我自己的前途把一个大蛀虫拉下马,这对钱江厂还有广大工人们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郑南眼神坚定,一往无前地回答。

    又过了一些日子,韩皓刚到办公室,其中一位手下拦住他大声说道。

    “出大事了!”    底下人拿着一本《半月谈》,激动地对韩皓大喊出大事了。

    韩皓问清楚始末,才知道由新华社主办号称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刊登了一篇以华夏厂为典型的文章。

    《创新之路——2.0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作者就是刚调回首都任职的胡一鸣,文章以华夏厂短短时间崛起为例子,举例说明创新研发在未来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凭借技术的超越,可以让企业实现跨越性的发展,从而一举跃居行业前列。依靠灵活的机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大手笔投入研发,使产品跻身国内一流标准。在中国茫茫多的乡镇企业中,浙海省华夏厂率先实现了进化,成为2.0版本的乡镇企业代表,体现出澎湃的发展潜力。

    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的《半月谈》,属于中国官方的时事政策解读权威刊物。能登上其中的企业,无一不是极具代表性的行业代表,想不到胡一鸣的投稿居然很快通过审核发了出来。

    “短短半年时间,从一百万到一个亿,华夏厂上演了属于他们的商业奇迹。造就这个奇迹的魔法之手,就是创新研发……”

    读到这些文字,韩皓不禁有些汗颜,自己的成功有些歪打正着,当初就想把父亲留给自己的工厂救活。尤其是从一百万到一个亿的飞速跨越,真的太具有鼓动性和诱惑性,他并不想公布这样的数据出去。

    “嘀嘀——”

    手机开始响了,韩皓看了下是县里书记大人丘孟桐的座机。

    “小韩厂长,你们厂现在可真的出名了,县里已经接到不少外地政府企业申请到华夏厂参观交流学习的电话。还有省里、市里的记者也正往虎山赶来,他们都想亲自采访一下你这个乡镇企业的新偶像。”

    一向来自己都习惯了闷声发大财,现在突然暴露在公众的目光当中,韩皓不是很习惯这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