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盘古发动机以及CVT变速器的大批量供货,导致“神州精工”内部结算完成了连续3年盈利的目标,但要想在国内A股IPO上市,前面还排着长龙。
韩皓便跑到省里询问,有没有特供的指标可以走捷径,让“神州精工”不必排队可以在一年时间内登陆A股。
按照他的想法,神州精工毕竟是浙海省的亲儿子,跟玉柴、徐工这两大收编而来的企业不同,扎根于浙海在当地具有雄厚影响力,省里肯定会酌情多照顾一二。
原本韩皓并不急着让“神州精工”上市,但在宏观经济高估值的背景下,这个风口值得搭便车。
如果省里没机会,那他还是准备跑到香港去上市,毕竟已经熟门熟路。
没想到韩皓这次小算盘却作茧自缚,反过来被省里逮住他套路了一把。 “神州精工”要上市,省里当然大力支持,但上市指标的话,暂时是没有。唯一的机动指标用在了正筹办的浙海银行身上,跟它对比的话,“神州精工”还是含金量要轻上许多。
高官周南生说没有指标,那就肯定没有,韩皓见状便打算回去准备赴港上市的事宜。
没想到刚准备起身离开,就被周高官又给按了回去。
浙海省经济蒸蒸日上,离不开周南生的宏观调控,当年他力主打造汽车产业基地的梦想已经在韩皓手中实现,中华集团也不负众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
“你觉得‘钱江摩托’怎么样?”
亲自为韩皓续了一杯茶,周南生微笑着问道。
“钱江摩托”这个名词已经太久没有在韩皓脑海中出现,自从他进入汽车行业后,搬到江州总部后,就跟留在虎山的对方渐行渐远。
摩托车业务他早就不再过多关注,平时只关心季报、年报时总体销量如何,相比日系品牌摩托车时不时被提及,身为邻居的“钱江摩托”已经无法入他的法眼。
当年需要钱江摩托赏口饭吃的韩皓,早已经超越了对方的层次,开始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财神爷。无论是经营体制,还是技术创新,钱江摩托这个企业都没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由于华夏摩托的虹吸效应,一家独大把许多资源和顾客都吸走,钱江摩托在市场上已经日渐式微。这个当初省里的机械制造大户,现在成为每年依靠财政补贴来“护牌”防退市的ST上市公司。
伴随华夏摩托的崛起,制霸中国摩托车市场,老牌国企嘉陵、建设乃至邻居钱江摩托,都成为了华夏摩托通向王座的垫脚石。除了依靠铃木技术支撑的豪爵摩托尚能一战外,国产摩托车市场已经被华夏摩托垄断。
戴着ST帽子的钱江摩托每年都需要省里拨出一笔专项款来补助,就为了不从A股退市。
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省经济发展程度的直观指标,在这样规则下,许多省份都心照不宣地利用财政手段保留上市资源。
周南生看了钱江摩托的业绩公告,发现用于房产出租获得的收入已经占据工厂营收的三分之一。当年位居城市郊区一隅的工厂,现在已经成为城区的中心地带。依靠整理厂房出租用于商业经营,每年给钱江摩托带来了不错收益。
甚至钱江摩托还跟人组建了房地产公司,打算把原来职工旧宿舍拆除兴建商品房小区,以此踏入万分火热的房地产市场。
一家造摩托车的企业,马上就要变成一家房地产公司,这样的变迁除了自我求生意愿之外,更大原因是房地产行业开始超越实体制造企业成为新的红利市场。
但从全省的高度看,钱江摩托变成一家房地产企业并不是政府高层希望看到的结果。
本来省里正想商量如何处置钱江摩托的事项,韩皓这个时候主动上门,给了周高官一个一举两得的设想。
韩皓一听高官问起钱江摩托,尤其对方眼中透露着找对了人的模样,就知道自己摊上事情了。
“干脆中华集团把钱江摩托这个摊子接过来,然后把钱江的摩托车业务并入华夏摩托,而空出来的壳资源就注入神州精工这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