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第二天新闻头条上王川福成为焦点,盖过了比亚迪新发行的F0和F6。
当记者们见到韩皓时,询问他对王川福和比亚迪的看法,希望能再获得一个大新闻。王川福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晓他就是冲着中华集团而来。
对此,韩皓只是一笑了之,丝毫没有半点回应。
他可以理解王川福造势的做法,但不代表他会亲自下场论战,中华集团也不会在市场上会放水。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打赢的东西,才可能在舆论和谈判桌上拿走。
中华集团继续膨胀发展,留给比亚迪这样的自主品牌时间不多了。
跟比亚迪相比,反倒是沪江市政府的举动让韩皓有些感到难办。
临危受命调任沪江市一把手,赵国平稳定住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之都发展步伐,各领域工作获得有条不紊推进。在金秋时节,他调往首都工作,开始在更高国家层面施展才华。
赵国平一走,沪江市各项工作由市政府一把手代理掌管,跟中华集团在捷豹路虎项目上的合作也起了波澜。
原本沪江市同意给30亿无息贷款,承诺在市郊划出一大批土地供捷豹路虎合资工厂落地。
但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沪江市承诺的无息贷款金额从30亿减少到10亿,而且工厂落地一事也更换了内容,他们只欢迎捷豹路虎的研发中心进驻,至于工厂用地因不可抗拒原因无法提供。
新官不理旧事,或者说一把手思路换了底下工作也得跟着调整,反正沪江市直接通知中华集团,他们条件就这样,你们爱来不来。
很明显,上汽集团在背后充当了推手,他们并不愿意在自己势力范围多了中华集团这个强劲竞争对手。一旦捷豹路虎工厂落地,肯定要从上汽集团挖人,并且还将分流宝贵的当地资源。
总之,他们成功说服了当地政府,打算排挤中华集团离开沪江市。
韩皓总不能为此跑去跟在首都工作的赵国平告状,因为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同时也没有必要。
幸好自己有实力,如果当初把并购希望寄托在沪江市大力支持身上,那现在就得吃大亏了,韩皓在心中暗自想道。 身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城市,沪江确实有拒绝中华集团工厂的资本,他们更欢迎公司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落地。
许多跨国企业都把亚太总部从香港、新加坡等地迁往沪江市,不少内地企业也把总部和研发中心迁徙而来,导致其日渐成为一座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除了上汽集团因素影响之外,沪江市政府组织专家小组对捷豹路虎品牌科学评估后,认为它们将来只是中华集团提升公司形象的象征,两大品牌发展前景并不像韩皓描述般光明。
可以说,捷豹路虎连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福特汽车都搞不定,国际化经验欠缺的中国人接手后很可能面临文化冲突和水土不服的挑战,业界其实一片看衰今后捷豹路虎的前景。
没有了跨国汽车巨头背书,捷豹和路虎是否还能称得上是豪华品牌?
如果在普通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轰塌,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购买,只能沦落为末流品牌。
基于这样的考虑,沪江市做出了只愿意接收亚太总部和研发中心的决策,希望承担有限责任,对捷豹路虎的工厂关上了大门。
这样的举动,说实话很是出乎韩皓的意料。
退一步来说,把捷豹路虎中国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在沪江,而工厂设在江州,韩皓并不是不能接受。毕竟两者之间有高速公路直达,车程在两个小时之内,将来还会有快速铁路相通。
但沪江市没有提前协商,直接把最终结果告知的举动,让韩皓很是不爽。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捷豹路虎并不是非得赖在沪江不可,江州早就张开双臂等着了。
江州拥有中华集团完整的零配件体系,将来把捷豹和路虎供应商导入能更快适应,而且研发中心还能和中华汽车研究院形成联动效应。
汽车和互联网是江州两大经济支柱,之前因为赵国平的缘故,捷豹路虎和沪江签署了意向落地协议,但现在国家人事变动,反倒让江州白捡了一个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