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管经济的首长在看了中华集团赴美投资的报告后,一锤定音决定支持民族企业出海,同意了韩皓的赴美投资申请。
中华集团的三级跳战略,终于来到了第三跳!
第一跳是占领国内市场,自公司成立伊始用了近15年时间,中华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并且牢牢把握这个榜首位置显示出强大实力。
第二跳是走出国门试水,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根据地,并且成为当地市场的领导者。无论是俄罗斯、印度还是东盟、非洲,中华集团花费近10年时间成为当地知名品牌,抢先一步在其他国际竞争对手前面占据领先位置。
经过在欧洲市场的初步磨练,证明了中国制造汽车可以跻身世界一流水准能跟国际巨头竞争,韩皓带领中华集团开启第三跳战略,大举进军发达国家欧美市场,其中美国就是重中之重。
从2009年开始,韩皓打算至少花费10年时间,到2019年将中华集团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实现100万辆的销售目标。
届时中华集团有望全球销量达到800万辆,成为汽车行业前三甲之一!
目标很宏大,现在相信的人不多,但谁也不敢保证中华集团到时不能带来惊喜。
只因为这艘超级战舰的掌舵者是韩皓,这个多次证明自己从不食言的中国男人。 对中国政府来说,汽车行业有多重要?
下面一组简单的数据,足以说明为何中华集团赴美投资要上到国家中枢层面讨论。
2009年,中国汽车相关从业人数接近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0%以上,为国家缴纳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达到全国税收的11%,重要性仅次于房地产行业,略微比另一大特殊行业——烟草要高出一头。
作为中国汽车的龙头企业,也是有望打破国际巨头垄断的种子选手,中华集团的一举一动足以牵涉到国家经济安全,受到高层高度关注不足为奇。
所幸中华集团提交的材料说服了政府高层,韩皓的个人影响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不是韩皓这样的人民企业家,换一个人出面,投资计划被否决的几率是板上钉钉。
我们都认为这次商业活动风险很大,但放在韩皓身上,就足以抵消未知的风险。
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他办事,国家放心!”
参与了国家高层现场讨论会的一位人士以匿名形式对外透露了其中不为人知的细节。
不过在国家没有正式表态之前,中华集团跨国赴美投资建厂的消息一经媒体披露,随即引发了轩然大波,冲击范围不仅在国内讨论火热还引爆了国外媒体圈。
一开始吞并了捷豹路虎和沃尔沃,中华集团在全球商业圈中一鸣惊人。两年时间不到又迫不及待宣布要到北美投资建厂,这样大跨步举动让诸多媒体都质疑中国人是不是过于膨胀昏了头。
中国汽车是取得了不小进步,尤其中华集团在当中贡献巨大,可谓以一己之力将中国汽车行业拉到国际领先水准。成绩是有的,但要承认中国人可以跟国外汽车巨头直面竞争,尤其要打入铜墙铁壁的美国市场,说实话大伙都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
就算中国早已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但整个中华民族内心却还未曾跟现实地位匹配,汉唐这样的大国气派和天朝心态仍未恢复。
因为长期以来的宣传和现实,已经让我们中国人习惯了低人一头看境外,身上过分谦虚的烙印一时去除不了。
改变需要实力,更需要时间。
由此当中华集团宣布赴美投资,许多国内媒体都认为现在不是最佳时期,善意地提醒韩皓不要头脑发热。
“海外投资不是过家家,中国成功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国外。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自己的规律,拔苗助长和盲目自大都会给一家刚成功的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日韩两国汽车打入美国,都用了20多年时间徐徐图之方站稳脚跟。中国汽车此时要进入成熟饱和的美国市场,更加需要先修炼好内功,待真正具备相应实力后再登陆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