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作者:榕之子(202)

2020-07-20 榕之子

    如果说一汽当时的生产设备还是60年代水平,大众威斯莫兰工厂就是80年代中期顶尖水准,一汽一下子拿到了跨越时代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修修补补至少2000年前不落后。

    为此,一汽砸锅卖铁找来了2000万美金外汇,大众开出一个他们自认为的低价3900万美金,已经是少得不能再少了。

    一汽恨不得立即把整个威斯莫兰工厂全部搬回中国,一颗螺丝钉都不能少。但是跟大众拉锯谈判了好久,大众在2500万美金时再也不松口了。面对中国人摊着手一副真的没有多余外汇之神情,负责谈判的德国人也急了,说出下面这番话。

    “我们已经让步那么多,你们中国人就不能多加一点点钱吗?不然如此低价就卖掉我们的工厂,回去后我们肯定要被人嘲笑,连只会哼哼的猪都比我们强!”

    可中国人真的是没钱,最终还是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启发了一汽负责谈判的代表。中国答应再进口14000辆奥迪100,德国人最终松口答应把美国工厂免费送给一汽。

    价值4个亿美金的全新工厂,就这样被拆解回到一汽,尤其是全自动焊接和喷涂的机器人吸引了全厂人的围观,想不到国外机械水平已经领先如此之多。

    从此,一汽大众有了跟上汽大众抗衡的实力,下线的捷达拥有了挑战国内轿车霸主桑塔纳的实力。

    一汽背后站着国家的影子,要不然也不会从德国大众这里取得如此之大的成果。德国大众也很精明,把一个关闭的工厂用来敲开中国轿车市场的第二扇门,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之路。

    韩皓听了这段历史,觉得连一汽造轿车都如此折腾,自己这样的民企造车之路,恐怕更加难走。

    最终,跟三菱汽车的谈判还是取得了成果,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    经过艰苦的谈判,华夏厂终于和三菱汽车达成了意向协议,双方约定如下:

    1、三菱汽车将以全套技术转让方式把l120车型的微面、微货提供给华夏厂,其中包括匹配的发动机和手动变速器。

    2、三菱汽车将提供冲压、焊接、喷涂、总装生产线设备,并负责调试安装完毕,以交钥匙工程提供给华夏厂。生产线整车规模为5万台标准,发动机10万台,手动变速器8万台。

    3、将来华夏厂生产的l120车型以及在l120基础上衍生的车型,将每辆车缴纳480元技术许可和授权费,有效期5年时间。

    4、三菱汽车派出工作人员协助华夏厂进行生产培训,直到中方员工可以独立生产l120车型为止。

    5、全部合同金额为1.3亿元,其中技术转让费用0.45亿,生产线设备费用0.55亿,人员培训费0.3亿。华夏厂将分4期支付,首付40%,剩余金额在2年内支付完毕。

    1.3亿引进了三菱汽车10年前的车型技术,还得加上今后的产品许可授权费用,单这一笔生意,三菱汽车方面估计至少能赚到2个亿收入。

    华夏厂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微车技术和一个整车厂,尤其还拥有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全套技术,这对从零起步的中方来说取得一个相对满意的起点。只要对引进的整车技术加以消化,那么就能迅速在微车领域站稳脚跟。此外三菱方面在付款方面做出了退让,同意分期付款,让华夏厂的资金压力没有那么大。虽然跟越野车帕杰罗5000万的引进费比起来显得性价比不高,但帕杰罗是保证了每年ckd三菱进口至少5000台的配额,而且背后还有军方需求撑腰,所以并不能放在一起对比。

    基本上双方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意向合作签字仪式特意在省会江州举行,常务副省长周南生、海州市和虎山县的主要领导纷纷出席,共同见证这一个对浙海省汽车行业的代表性时刻。

    “韩皓君,希望我们今后合作愉快,我们三菱汽车说不定今后也将在中国建立合资厂,你们将是我们的选择合作目标之一。”

    河添克彦举杯对韩皓说道。

    三菱汽车内部对中国市场一直存在分歧,有人主张尽快合资建厂进入这个潜在庞大市场,有人建议先观望可以卖车型技术探路,前者风险大,后者相对保险。身为保守派,河添克彦赞同第二种观点,现在美国市场是重点,中国这边私人购车还没有苗头,可以先静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