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根源就在于韩皓的成长实在太快,他已经超越了父亲取得的成就,父子俩的家庭地位需要重新磨合。
1995年,世界轿车生产前6巨头除了大众外全都迎来了负增长,尽管丰田、通用依旧维持着前两位,但分别同比下降7.6%、11.3%的跌幅,全球轿车市场迎来了停滞景象。
虽然大众汽车仅以167万产量位居第四,跟头位的丰田255万辆有巨大的差距,但高速增长的中国轿车市场给以了大众汽车同比高达10.3%的增幅,在同行一片惨淡中显得傲然屹立。
中国轿车仅生产了32万辆,但大众凭借桑塔纳、捷达一举拿下中国轿车市场56%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如果除去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也是属于负增长状态。
因此,全球汽车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虽然中国的32万轿车产量在世界范围内不值一提,连排名第10的巴西汽车产量都有130万。但占据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极有可能是下一个轿车发展的风口,成为拉动世界汽车再次增长的未来引擎。
1995年,中国一共生产了各类汽车143万辆,其中微客和轿车成为最大亮点,32万辆轿车产量增幅29.4%,而微客达到了45.1%,产量14.8万辆。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对轿车和微客巨大的需求量。
华夏厂瞄准微车领域的市场切入点,大有作为,可以说韩皓的眼光很准。只可惜,现在被政策门槛阻挡,和三菱汽车在微面上的合作受到阻碍。
年后,韩皓又带着人跟随省政府工作人员一起继续到首都公关,力争把这个涉外合作项目拿下。
在努力公关中,华夏三菱项目一度看到了曙光。 “我们不花国家一分钱,为什么就不能造汽车?亏了都是我们自己厂的钱,赚了的话还能为国家增加税收!”
在国家计委,华夏厂的牛大伟不知为何跟一位女工作人员争执起来。他随同韩皓来到首都跑关系,天天求爷爷告奶奶递材料送审批,体会到了京城衙门的水深。
华夏三菱项目需要补交各种材料供政府部门审阅,在私底下公关同时,正规渠道依旧在走着流程。
“你们项目需要动用国家外汇储备,还关系到国家汽车战略的布局,当然要经过我们统一协调安排!何况到底你们能不能上,又不是我说的算,我只是依照规则办事,缺了资料我只是让你们补上而已!”
这个流程环节,牛大伟已经跑了三次提交材料申请,每次都被对方以缺少材料打回来,怪不得他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
这一幕正好被胡一鸣看到,他招招手让牛大伟把材料给其,然后亲切地对那位女工作人员说。
“小方,材料先收下,郝主任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地方上同志来一趟不容易,将来把缺的部分补上就好。”
看在胡一鸣的面子上,女工作人员才不情愿地把材料收下,国家计委掌管着全国大项目的审批权,平时接触的都是地方各级官员,早就养成了眼高于顶的姿态。
华夏厂这个项目没有计委内部高层领导打招呼,所以走起流程来就不受工作人员待见。
同样等待审批的项目起始时间,别人已经申报第三轮了,华夏厂还卡在第一轮中间。国家计委的内部裁量权过大,也没有公开业务流程,所以有关系的项目一路插队绿灯,没关系的就只好慢慢排队。
幸好浙海省政府加大了公关力度,省委-书记柳士钊特意打了电话给国家计委的负责同志,常务副省长周天南到京城督战,华夏三菱项目才走到了计委决策层的桌面。
在周围省份纷纷上马汽车项目,浙海省现在有了华夏厂这根独苗希望,省里开始大力支持其发展,当然这离不开海州市的大力推动,毕竟市里已经砸了许多资金进去。
有了省政府的高层出面,华夏厂的项目一度看到曙光。虽然微面项目在全国略显过剩,过剩是针对于国家定点生产企业的产能都没有满负载,例如昌河微面的产能只占有设计标准的一半左右。虽然微客市场迎来大发展,但对动辄5万辆生产规模投资的国企来说,全年14.8万辆市场依旧显得不够分。不过考虑到浙海省的实际情况,发达的私营企业确实在微车市场需求庞大。而且考虑地方政府的平衡,周边省份都拥有了汽车项目,浙海省报上来的这个微面合作项目其实并不是非常重要。5万辆微面和5万辆轿车是完全不同的性质,虽然内部存在争论,但在浙海省政府的担保下,该项目有望在国家计委原则性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