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股东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格特拉克变成独资企业会更加符合全球化战略。韩,虽然我们双方合作愉快,但有时候生意就是生意,它不以人的喜好为转移。
何况,我们独资后会继续履行合同,还会对中华集团敞开大门供货,大家依旧会是合作愉快的朋友。”
作为格特拉克在中国的负责人,马库斯先生一脸遗憾地说道。
德国人建议他们主导收购中华集团在合资公司45%的股份,除了支付一笔现金外,剩余用未来独资工厂生产的mt变速器抵扣。
进入中国近4年时间,格特拉克已经从合资工厂收回了当初的投资,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利用未来变速器产品抵扣股份折价,一是可以减轻现金支出压力,二是能继续把中华集团这个大客户绑在格特拉克身上,保证未来一定时间的稳定销量。德国人做生意很聪明,偷偷卖了你还要为他们数钱。
2001年,韩皓给公司定下稳妥经营的目标,料定今年会比去年日子要难熬,因为新产品一直未能及时上市。但万万没想到,外敌没杀过来,反倒内部先着火,差点烧焦半边天。
无论是博世,还是格特拉克,都趁着韩皓无力还价之时,逼迫他签署城下之盟。
现在要和博世和格特拉克闹翻,那么吃亏的一定是中华集团,因为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中华集团拿不出太多反制的手段,为顾全大局韩皓只能答应对方的要求。
不过这笔账韩皓还是记在了心里,让他更加懂得要自主研发出核心知识产权零部件的重要性。
“你们格特拉克错过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本来我们双方一起可以完美达成共赢格局。”
面对格特拉克方面不惜提出撤资、撤技术等方面威胁,韩皓为了顾及政府招商局面,尤其现今中国即将加入wto,如果搞出国际风波就麻烦了,所以很快答应了对方分手的要求。
“恋人间吵闹分分合合很正常,万一将来你们发展到有让我们看重的魅力,那么双方再次合作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不辱使命,完成了格特拉克在中国的独资,马库斯非常高兴。他对韩皓的说法可不认同,不过为了场面好看,他还是说出带有安慰含义的话。
中华集团和德国格特拉克公司分手的消息引爆了中国汽车界,没想到看上去发展欣欣向荣的中华集团竟然后院起火。
“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德国巨头抛弃中华集团预示着什么?”
一向来看衰中华集团的《中国经济报》刊发了如此观点。 2001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在这个具有法律地位的《纲要》中,首次明确写入“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八个字。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正式进入了家庭汽车元年,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四轮社会即将拉开历史大幕。
1908年、1937年、1966年,分别是汽车进入美国、德国、日本人家庭的元年。落后半个世纪,直到2001年,终于轮到中国人开始踏进汽车社会,汽车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化身为日常用品飞进千家万户。
这对翘首以盼多时的国际汽车巨头来说,相当于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占据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无疑是下一块潜力无限的金矿。谁能在中国市场占据先机,谁就能在新世纪行业排位战中赢得主动。
4月份,长安福特合资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福特首先吹响了进攻中国市场的号角。宣布将嘉年华、福克斯和蒙迪欧三大主力全部投放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一流汽车产品的追求。
紧接着,大众汽车宣布,将向中国南北两大合资伙伴,分别投放全球同步的polo和宝来轿车车型,以求进一步巩固大众在中国的市场领先地位。德国人一改之前的傲慢迟缓,因为其感受到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威胁。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平衡术运用得心应手,对一汽和上汽两家合作伙伴不分彼此对待,利用中方的竞争相互制约来谋求最大利益。这边给一颗枣,那边马上送一颗糖,把中国两大汽车国企集团牢牢绑在自己战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