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作者:榕之子(697)

2020-07-20 榕之子

    万向集团说了好多年要造汽车,但却一直没有动静,在万向节领域做到了全球前列,鲁冠丘心中却有一个造车梦。

    浙海省为何经济能够后来居上,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带领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军之选。

    周南生深知这一点,因此座谈会上他仔细聆听企业家们对政府服务评价以及经营方面的经验交流。

    开场毫无疑问是老大哥鲁冠丘,在座所有人当中就属他资历威望最高。

    “加入WTO新形势下,我们企业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主动出击在全球开展并购,以此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跟国外企业相比,我们在人才、技术,尤其是专利方面处于下风。但我们有优势,就是利用中国这个大市场积累了资金,可以利用资金来对国外经营困难的同行进行收购重组,从而实现赶超之旅。

    另外利用收购而来的成熟品牌在国外继续经营,不但节省成本还更容易打入国外市场。货是中国货,但贴国外的牌,这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有效途径。”

    不久前,万向成功收购了美国舍勒公司,实现了徒弟吃掉师傅的事迹。

    80年代初舍勒公司向万向公司下订单代工万向节,帮助万向走出国门发展,进入美国汽车配件市场。后来伴随万向集团自创品牌,低价优质的中国产品把美国舍勒品牌的产品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连年亏损反被万向集团收购。

    这样经典的案例,就是鲁冠丘辉煌的经商代表作。

    在韩皓还在国内忙着发展之时,像鲁冠丘就已经开始混迹国际市场,并且连连在美国市场有所斩获。

    据说其正在对美国生产制动器的UAI公司进行收购,如果成功将开创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从万向节这个小部件,逐渐向其他汽车零部件延伸,最终实现整车生产的目标,这就是鲁冠丘的产业布局。

    “在今后这样并购的类似案件中,希望政府方面能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以支持。我们中国企业不能满足于全球分工中下游位置,要勇于向上游走去,大胆跟国际品牌直接竞争。跨国并购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但其中会牵涉复杂的财务、公关、知识产权等问题,甚至还包含不容忽视的政治因素,需要我们国家政府出面协调背书。”

    作为第一批海外并购的企业,鲁冠丘的成功经验对韩皓等人来说非常有用。

    “要是万向集团真的杀入整车制造领域,估计也会是一个难缠的对手。鲁冠丘的个人魅力和眼光具有独特之处,要是他真的进入,估计省里应该也会大力支持吧,毕竟多一家企业能带来更多税收就业。”

    韩皓在倾听鲁冠丘发言时,不免一时走神在心里想道。

    鲁冠丘的原型就是浙商领头大哥鲁冠球,可惜鲁老先生昨天仙逝,没能完成造车的梦想。2003年是造车的一个好机会,可惜万向没抓住时机。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倘若在世,鲁冠球绝对会是封面人物之一,他见证了40年的风雨,可谓是大智慧之人。    在浙海省工商界代表座谈会召开之际,远在西北边陲的大漠上,一排5辆中华“唐”组成的测试车队正在燥热的环境中奔驰,后面跟着载着物资补给维修的工程车队。

    像这样的测试车队还有2队,一队当前正在皑皑白雪的青藏高原上行进,另一队在潮湿闷热的西南山区蜿蜒爬行。

    为了吸取国产轿车上市后极易出现大故障的教训,对中华“唐”这种自主打造的新车型,中华集团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10万公里实地路况的测试。

    “我是1号,所有人注意,中午不休息直接穿越这片无人区公路,力争在天黑前赶到地图上标注的下一个住宿驿站。”

    车队的队长拿着无线电对讲机吩咐道。

    这片无人区昼夜温差过大,不合适野外住宿,必须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驿站。

    除了试车员外,车队里面还有随车的工程师,负责采集各种试验数据,为今后的改进做准备。

    “这破空调的制冷能力太弱了吧,感觉车内车外温度咋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