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江昭平深吸了一口气,这次他们只是来验收70cc的机器,想不到90cc的机器韩耀厂又快研究成功了。
“厉害,真是厉害!行啊,老余,这下你不想出名都不行了!”
吩咐江昭平保密,毕竟90cc还在研发当中,虽然成功指日可待。
韩皓也特别感谢恩师江昭平一路上的帮助,要不是他的引荐,说不定现在韩耀厂烧完钱就破产了。
“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争光。还有,你这有许多现成的老师,要记得复习功课,期末考可是很快就到了。”
要想走得更远,接受大学教育是必需条件,江昭平希望韩皓今后能更进一步,所以不忘敦促他学习大学课程。
“多谢江主任教诲,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当70cc发动机通过验收后,韩皓开始面临下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成果。要大规模生产70cc发动机,他必须建立一条工业化的发动机生产线,但现在他无力再拿出几百万来投资建厂了。
考验,再一次来临,韩皓又将面对人生另一次挑战。 韩耀厂研发70cc发动机成功,顺利通过省级专家验收的新闻经媒体报道,很快在省内流传开来。
依照韩耀厂现在的能力,主要还是满足研发的需要,无力大规模生产刚研制成功的70cc发动机,只能零零散散生产,月产量不足300台。这些新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已经供货到甘朝祥的摩托车改装厂,安装在他翻新的摩托车上,据他反馈而来的消息使用情况不错。当然价格也比原装货要低,1500元/台的价格基本合理,只能维持韩耀厂的运转。
为此,所有研发团队成员还是只发了月工资,没有任何奖金。
郝一山情急从钱江厂辞职,妻子蔡淑华为此生了好久的闷气,甚至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他老婆有些不理解,为何好好的国企小领导不干,口口声声说为了理想而跑到一家小乡镇企业干活。
“理想,理想能值多少钱,能养活得起我们家吗?”
还是气头上的妻子忍不住质问郝一山。
“淑华,连余航这样的专家都自愿放弃大都市生活来研发,这说明此事大有可为。要是研发发动机成功,人家还能亏待得了我这样的功臣?你不是一直说要换个大房子嘛,在钱江厂咱不是算过至少10年后才能买得起。现在出来干,说不定3年内就换大房子了。”
好说歹说许下空头支票后,终于把老婆带着孩子哄回了家,郝一山为此大费周转。
某天晚上看到电视新闻提了韩耀车辆研究所研发70cc发动机成功,蔡淑华踢了一脚郝一山后说道。
“你还说研发成功后有什么奖励,现在连换房子的影子都没有!我这辈子净被你一路欺骗到现在。”
“这不才刚起步嘛,厂里还在创业期。何况换房子3年时间期限还长着呢。”
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郝一山不得不安抚妻子道。
现在发动机研发出来了,就看韩皓如何把它商业化了。
按照韩皓和余航、苗振华两位专家的计算,投资一条年产量达3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至少需要300万的投资额,这还是采用了许多国产设备条件的背景下得出的结论。像1992年,国内南方雅马哈公司上马的30万台90cc发动机项目投资额就高达3500万,更有甚至如金城摩托厂采用全进口数控cnc机床加工中心建立的fms(柔性自动)生产线,年产量高达60万台,花费了一个亿的真金白银。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跟国企财大气粗花费大笔资金从国外高价进口发动机线相比,韩皓的计划犹如乞丐般寒酸。当然,合资外方利用中国人渴求技术的软肋高价收取技术转让费也是高溢价的原因之一。
跟国企大办大揽比起来,韩皓决定还是多利用社会资源,通用零件从外部采购,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如此一来,投资300万的项目,经过循环优化,至少可以撬动1200万的社会配套。
30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到底钱要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