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作者:榕之子(875)

2020-07-20 榕之子

    “现在合资企业内,中方没有掌握话语权,任何一个东西修改都得拿到国外认证,一拖就是很长时间。我们完全成为了外方的傀儡和代工厂,学不到东西还不让学,只能掌握一些皮毛。

    我们应该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来发展壮大自己,逐渐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发展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你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就不会有话语权,也不会收获国外的尊重!

    一旦剩下五到六家大的汽车厂商撤出中国市场,那我们能剩下什么?

    空荡荡的厂房、大批失业的工人还有收不上税的政府!

    人的命运终归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安全的道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

    中国汽车业现在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苗头,就像发展很迅速的中华集团,他们就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能在市场上跟国外品牌打得有来有回。

    为什么就不能大胆想象,将来存活下来的五到六家汽车厂商内有中国的企业存在!”

    何啸天的话,正好跟龙汉图的意思相反,就是中国必须发展自己控制的自主汽车品牌,“不但其所在还要其所有”!

    双方激烈的交锋立即引发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这个论点已经不单局限在汽车行业,甚至可以扩大到全部国内各大行业。

    在现场,两人都是经久战阵的老手,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就让时间来证明我们双方的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吧!”

    这场被誉为“龙何之争”的辩论,注定会被记录入中国汽车史册。    没有哪个汽车市场,现在有中国市场这般热闹,汇聚了全世界所有主流汽车品牌,德法意美日韩系无一缺席,再加上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大家都摩拳擦掌打算在这里开疆扩土。

    只有潮水退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在面临中国经济调控,车市寒冬之际,谁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强者一目了然。

    在公认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打死不换代的背景下,新三样应运而出,它们都在寒冬中继续保持着销量增长,成为新一代轿车的扛把子。

    月平均销量开始突破1.5万的“秦”,毫无疑问名列其中。在二代“秦”不停产,三代“秦”新上市的组合体面前,10万元家轿市场舍我其谁,成为新三样的领军者。一旦三代“秦”产能释放,“秦”将有望突破2.5万辆大关,创下中国轿车史的新纪录。

    随后便是首汽现代的伊兰特和上汽通用的凯越,它们在12—15万市场牢牢站稳脚跟,月销量突破9000辆,有望实现1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秦”、伊兰特、凯越,就是市场上逆增长的典范,在寒冬中继续保持着增速态势,因此被公认为国内车市新三样。

    伴随新三样的崛起,毫无疑问抢夺的是老三样的市场,但大众和雪铁龙公司没有放弃老车型生产,打算榨干它们最后一滴油水。因为老三样凭借良好的口碑依旧可以保持8000辆的月销量,平台早就收回成本净利润丰厚,这让外方没有动力去换代。

    不过新三样的崛起,已经让合资公司的中方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必须有所动作。

    “德国人犹如刚孵出小鸡仔的母鸡,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宝贝,不愿意分享一丁点的东西!”

    上汽集团老总胡圣元恐怕要再次从德国失望而归,他这次出访在签署引进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品牌的意向协议之外,还打算请求德国人把生产桑塔纳的PQ42平台卖给上汽。

    奥迪给了一汽,那么斯柯达便转给了上汽,大众力争保持两大中国合作伙伴间的平衡。

    毫无意外,这个提了好几次的要求再次被德国人拒绝,就算桑塔纳的PQ42平台已经是20年前的技术,但大众还是不愿意出售给中国人。

    谁都知道上汽是大众在中国的优秀合作伙伴,但是那么多年大众一直对上汽进行着严密的技术封锁。

    “转让平台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得先消化好引进中国的同步车型,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贵方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斯柯达品牌的规划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