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_作者:榕之子(89)

2020-07-20 榕之子

    初八,放了一大捆鞭炮后,厂子正式开工。

    韩皓召集了厂里的研发团队和骨干,召开了一次新年发展目标的务虚会。在会议上,大家统一认识把90cc发动机作为首要攻克目标,同时并行开启电启动研究,力争半年时间内完成电启动发动机的样品。此外,要对90cc发动机进行符合踏板式车辆装载研发,从立式变为卧式机,并对cvt变速系统进行逆向仿制,打造出踏板车发动机系列。

    由于现在发动机生产线都还没有组装,所以厂里要上整车项目,尤其是踏板车项目韩皓只是跟余航、苗振华、郝一山3人小范围通报。生产线没见影,韩皓就惦记上了整车项目,步子迈得有些大啊。

    不过韩皓有魄力上马整车项目,还找到踏板车方向,大家对这个战略方向没有意见。就是如何把战略落地,便需要韩皓自己想办法开动脑筋了。毕竟现在发动机生产线还没建成,依照韩皓的看法,整车项目的投资资金得从发动机项目收益中获取,所以看上去就是一环衔接一环,先得把发动机生产线落实到位。

    同时开启3大领域研究,以现在的人才储备肯定不够用,毕竟余航也不是超人。针对这点,余航也跟韩皓商量提出要合理化现在研发团队的结构配置,他提议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思路。

    老,就是像余航、苗振华这样在业内有多年知识,擅长某一个领域的带头人。中,就如同郝一山这样,年富力强处于人生黄金年龄,积累了多年经验准备出研究成果的人。青,就是想韩皓这样的新人,刚大学毕业一片白纸,但对研究兴趣浓厚,值得下力气培养接班。

    韩皓听了立即点头同意这个提议,从发动机研发经历看,人才就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核心竞争力来源。

    人选方向有了,得去哪里寻找合适的人选呢?

    还是得发动群众,韩皓学习中国革命史还得到了一些管理启示,但凡推荐合适人选入职一律有奖金。

    实际上还是得靠私人关系,毕竟一个人在行业中很容易形成对应水平的圈子。例如余航就熟知业内同等资历专家的信息,由他出马寻找老同学、老同事什么的人才。在他的带领下,苗振华、郝一山等纷纷各自行动寻找合适的人选。牛大伟和简兵也不例外,他们纷纷打电话给中专同学,告诉他们这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让大家前来投奔。

    韩皓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来之能用,不养闲人,有能力者一律享受高待遇。

    不多日,韩皓再次启程前往江州参加2门挂科补考,同时还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    韩皓带着一袋蜜桔来找系主任江昭平,除了感谢他一向来照顾外,还存了另外的心思。

    “要我帮忙推荐一些毕业生?”

    江昭平惊讶地看了一眼韩皓。

    这个年轻人还真是敢想,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来了。现在国家虽然开始提倡双向自主择业,但从浙海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基本还是国家包分配。其实也不能说是包分配,主要是各种国企、研究所和机关事业单位到学校要人,系里享有一定的推荐权,学生一毕业就基本被人抢光了。

    近两年开始陆续有一些刚进入中国的外企前来要人,但像韩皓这般民营企业小厂敢进大学校门的一个都没有!因为大家都知道,毕业生不会选择去条件艰苦的小企业,就算去了也留不住人才。

    “你呀你,都不知道怎么说你,你过来看看这份名单。”

    从江昭平手中接过名单,韩皓发现上面都是机关单位、国企、外企这些大企业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只要机械工程系的毕业生愿意去,对方就立马接收。自己的韩耀厂跟他们这些大企业大单位比起来,犹如街边寒酸的小乞丐。

    “原来母亲说读大学包分配居然是真的!”

    这是韩皓的第一个念头。

    “江主任,我想问下这些单位里最热门的都是哪些?”

    面对韩皓的询问,江昭平想了一下,笑着回答道。

    “大国企、外企,大家选择去的地方多,因为给的待遇高。至于机关单位,大家都嫌弃钱少事多,想去的人反而不多。怎么,你该不会为自己毕业打算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