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心照不宣地往校门口走。裴砚昨天把自己预约的讲座的信息转发给了辛也。是一位叫做曾广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讲座,这位院士曾师从杨振宁,主要研究领域在凝聚态物理。讲座在下午三点在晋大礼堂举办。
裴砚是第二次来这所大学。但较之上一次,这回基本所有的路,他都认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时候也明确大礼堂方向要怎么走。
裴砚想起某种可能,问:“你中饭吃了吗?”
辛也回忆了下,如果10点的钟的早饭和中饭算一顿的话,那他应该是吃过了。于是他点点头,“吃了。你呢?”
刚好路过校园超市的时候,裴砚说:“好像也不是很饱,要不要买点东西喝?”
辛也直觉裴砚是觉得自己可能因为提早出门没吃午饭才这么提议的,他为这种想法而心快跳了两下,点点头,说:“嗯。”
两人一块进超市。辛也跟着裴砚走,裴砚停在一排的面包前,商量地询问辛也:“要不要吃点面包?”
辛也摇摇头:“我喝水就行。你呢?”
“那我也喝水吧。”
裴砚转身在饮料区拿了两瓶水,走到收银台,率先付了钱。再把其中一瓶水递过来。
辛也下意识地拧开瓶盖,喝了一小瓶。两块钱一瓶的矿泉水,如果说要转账还钱好像显得太小气了些。
他又想,裴砚对他真好。给他买水喝,担心他没吃午饭。这种体验是超现实的,原来他从来没有过的。
两人沿着湖畔往礼堂走。湖畔沿岸风景很好,因为是周末,也有不少校外的人进来,当做是郊游玩乐。
裴砚说:“老徐说,市赛一两周就出成绩了。然后寒假一开始就是冬令营,冬令营结束省赛。来年春天的时候就是国赛了。”
辛也点头。
裴砚接着说:“到时候如果保送的话,你打算去哪里?”
辛也没有打算过,他低着头,问:“你呢?”
裴砚走得很慢:“我想去中科大。我爸爸是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届的毕业生,毕业后去的德国。”
辛也跟着他走得很慢,说:“那我也去中科大。”
校园里是可以开一些小电瓶车的。这会一辆风驰电掣,把电瓶车开成拉风机车的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路过了缓慢前进的两人。因为擦肩而过,裴砚不可避免地往辛也一侧靠了靠。
肩膀贴紧。手背擦过手背。彼此手指微微摩擦。体温交互。
裴砚借着这个时候,拉住了辛也的手腕,也许是周围人来人往,他有所顾虑,最后将手停留在辛也手臂的外套上。
辛也适时地停住脚步。彼此相望。
裴砚看着辛也,就这么将对于很多人而言举足轻重的未来规划,云淡风轻地规划出来,还是一次性两个人的。他说,“那到时候一起去。”
……
讲座是专业性很强的讲座,主要针对的是大三大四预备考研或者出国的本科生。裴砚和辛也对其中的内容不算完全熟悉和掌握,听得稍微费劲些。
辛也不知道像是许乘风和管生那样的,他们两个人都会做什么事情。如果一起出门,都会做些什么。实际上昨晚他在网上也搜索看了很久,但感觉无外乎看电影吃个饭。
那其实一起听讲座也挺好的。和裴砚在一起做什么都挺好的。
听完讲座,裴砚和辛也在位置上简单地讨论了会,等人散的差不多了,两人也随着人流慢慢走了出去。
讲座在提问环节因为学生都很热情,问了教授很多问题,比原定的时间长了大概一个小时才结束。
已经快到11月下旬,天暗得也越来越早。5:30从礼堂出来,外头已经染成一片深灰色。
裴砚就开始规划两人的行程:“那我们还是老样子,去之前去的那里吃饭?”
辛也对“被安排”,接受得非常坦然:“嗯。”
“我关注了他们的一个公众号,会定期推送一些讲座信息。以后如果有合适的讲座,再一起来?”说着,裴砚把那个公众号推给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