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袁蓓和柳逾白都能一致认同的会讲故事的面孔,今年依然没能碰上。
袁蓓叫今天过来面试的六七个小孩先回去等通知。
关上门来,袁蓓笑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今学艺术的小孩儿家境优越,都长了一张没吃过苦的脸,好看是好看,无聊也是真的无聊。”
袁蓓当年在茫茫多来海选的女孩里,为著名导演牧永年物色了新片的女主角,并大力推荐。牧永年当时其实另有人选,但最终相信了她的判断。最后那部片子影史留名,女主角更是以非科班的素人身份,直接拿下了那一年金胶卷奖的最佳女主角。
有这样的丰功伟绩在前,袁蓓有资格下这样的判断。
袁蓓没听见应声,转头一看,老板正手臂斜撑着座椅扶手,发呆呢。
柳逾白:“倒是碰见过一个不无聊的人。”
袁蓓来了兴趣,“谁?演过戏吗,找来我看看?”
“圈外的。”柳逾白懒散靠着椅背,回忆那晚所见,仿佛星星熄灭的过程,“不过也就一双眼睛还有点意思,演技我估计,悬。”
“那也约出来看看。”
柳逾白沉思片刻,“算了。我们干的又不是什么好行当,犯不着把人都往圈里搂。”
平平安安的当个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
梁司月后来又跟着池乔去做过几次类似的兼职,不是为了钱,后面纯是因为兴趣。
她小县城里长大的,周围的环境一成不变。
现在才知道,在保证自己生活在安全轨道上运行的同时,又能有机会观察和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十分有意思。
参加的多了,工作邀约也雪花片一样地飞来。
她很谨慎地筛选,不让兴趣和生活相对隔离的状态被打破。
为此,虽然池乔强烈建议,她还是决定不要开微博。社交平台上积累喜爱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做好迎接负面反馈的准备。
她又不是吃这碗饭的,为什么要在乎陌生人的好恶呢。
这种平衡她小心翼翼地维持了长达半年之久,某个休息日,收到了一通电话。
某文化公司负责人的电话,说有意向签下她,和公司现有的几名艺人组成一个少女偶像团体,集体出道进行演艺活动。当然,公司不算资质深厚,也不意与工业化的标准偶像团队竞争,他们打算走细分市场……
梁司月没让他把话说完,就直接打断了:“不好意思,我没有要出道的打算……”
“梁小姐可以来我们公司看看,当面谈一谈。”
梁司月再度回绝:“我想我应该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就不再耽误您的时间了。”
“好吧……”负责人不无遗憾,“那梁小姐加我个微信吧。”
这通邀约电话,池乔当然也收到了。
与她的回复不同,池乔很积极提出想去公司考察并面谈。
梁司月不意外池乔的反应,但还是有些怅然若失,因为突然间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池乔选择出道,那么她们的人生轨迹,一定,终将不可避免地转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池乔和那家文化公司进行到商谈合同条款这一步的时候,两人又接了一单兼职。
合作过好几次的中介介绍的,给某网游广告做群演。据说到时候某大咖会到场,拍摄细节涉密,就只告诉给了她们地点和时间。
两人依照约定时间到达,才知道那网游即是周洵代言的那一款。
梁司月难掩期待情绪。
和池乔去化妆间上妆,半途中忽的听见外面喧哗声动。
没一会儿,化妆间的门打开了。梁司月在镜子里看见周洵走了进来,立即转过头去。
周洵也看见她了,稍稍地愣了下,紧跟着微微一笑,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拍摄任务没什么难度,她们群演没有台词,只用面无表情地站在周洵身后,演好“仙君的侍女”这一角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