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轻曲_作者:醛石(456)

2020-08-14 醛石

    虽然边瑞家门口也有晒场,但是边瑞家的晒场并不通风几面都是林子,而村里晒场选的位置就要好多了,正好处于谷地,东西两边都连着山谷,太阳一落山,昼夜的温差一上来,山谷中因为气温的差异就会起小风,这样晒场上的热气得快就会被带走,同时刮起小微风来。

    小风一起,晒场自然而然也就凉快了起来,每年的夏天晒场都会成为乡亲们纳凉的宝地,就算是家里装了空调,也不如晒场上和乡亲们吹着小凉风,一边侃大山一边吃着水果舒适。

    边瑞一手拿着一个椅子坐在小绵羊的后座,身后还挂着一个网兜,网兜里摆着两只经凉溪水泡过的西瓜,每只五六斤的样子,是边瑞菜园子里结出来的。

    颜岚负责开车,边瑞负责拎东西,两人就准备往边瑞的父母家去。

    到了边瑞的父母家,两人停下了摩托,然后从前屋里抬了一张崭新的小凉床,小凉床是竹制的,宽一米六,长呢两米,四条床腿上绑着四根小竹竿子,竹竿上挂着蚊帐。

    这小凉床是边瑞的父亲专门给颜岚做的,选的都是最好的竹子,打磨的也精细,同时凉床的床面上还用竹篾编出了一幅图:五六只蝙蝠围着两三只石榴花。

    总之边瑞的老子把自己最好的手艺拿了出来,给颜岚这个准儿媳妇特意编了这么一只小凉床,虽然没有明说是给颜岚的,但边瑞还是看出了父母长辈们的意思。

    石榴多子,蝠和福同音,这张小凉床图案的意思就是多子多福,不过边瑞就是知道也没有和颜岚说。颜岚似乎也不是太明白,反正她是挺喜欢这凉床的,每次纳凉必备,次次一个人全都占了。

    边瑞父母家现在都去晒场纳凉去了,所以边瑞两人直接抬着小凉床到了晒场,这时整个晒场已经乌泱泱的一堆人了。

    得多人和边瑞一样带着凉床来的,还有人只带了苇席直接往晒场上一铺,然后身上盖个被套,孩子们这时候最开心,一个个的在晒场上疯玩。大人们更多的则是凑在一起聊天,老年人则是三五成群的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    凉床一放下来,颜岚挑开了纱帐钻了进去,钻进去之后便开始各种喷各种抹,把身上抹的蚊子都不敢粘这才把花露水,清凉油什么的给边瑞递了出来。

    边瑞胡乱抹了一下,主要是露在外面的部分,晒场上的蚊子并不多,一是因为有风,二是这里通常会有很多蜻蜓,除了蜻蜓之外半高空还有不少蝙蝠飞来飞去的,除了这些天然的除蚊小能手,还有就是乡亲们也会在这时候点上一些驱蚊的蒲草、蚊香什么的。

    蚊子少,但是留下来的都是蚊子中的精英,所以被咬那肯定是被咬的,起包那也是肯定的,一晚上不长一两个蚊子包,那就不叫纳凉,除非像颜岚一样一来立刻钻进纱帐里直接不露头。好在这里的蚊子毒性不大,咬上一口抓上两下过两天也就消了,不会有伤口也不会有什么炎症。

    纳凉对于颜岚来说是一种别样的体会,从小她就没有农村生活经验,所以一整个村子人的都在晒场上胡扯八道,闲聊打混让她充满了好奇。

    边瑞自然不会像颜岚一样,一到晒场钻进帐中竖着耳朵听别人聊天,或者躺着看天空中的星星什么的。边瑞来到晒场第一要务是分西瓜,然后准所备去看看乡亲们打牌,又或者听一下三爷爷讲古经,也就是以前的老故事。三爷爷的故事总是很吸引人的,因为讲的故事大多是他的经历,或都是他认识人的经历,很多历史书上没有的东西他也会讲。

    夹着俩大西瓜,边瑞来到了旁边不远的碾台子旁边。

    以前没有打谷机这些东西,想吃米就得用碾台子,碾台子是石制的大圆盘子用来放石碾子的,直径差不多有两米五的样子,这样一个碾台在以前可是值不少钱的,不说别的只说碾台子运进村里来,那就得花上不少人力功夫,更不用说还有石匠们的辛苦劳作在上面花的功夫。

    原本上面还有个直径约八十公分的大石碾子,边瑞小时候还见过,不过后来也不知道哪一年这石碾子就不见了,不知道是滚旁边的塘子里去了还是被人给运走了,反正大石碾子不见了,只剩下这大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