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舒凫风风火火,钟不愧开口唤住她道,“小姑娘……不是,小嫂……也不是。罢了,我还是叫你舒凫吧。”
“此地是我识海,时间流逝与外界不同,你不必如此焦急。”
舒凫:“哦……”
——您的意思是,咱俩不用理会赵九歌那厮,可以悠闲地坐下来喝杯茶,再嗑点瓜子什么的?
钟不愧倒是没请她喝茶,径自接下去道:
“舒凫,你有孤光剑在手,身上又有鸑鷟气息,这才得以进入我识海之中,发现我被困的元神。此前你在外游历,是否遇到机缘,获得了我留下的灵力?”
“不错。我在魏城发现了前辈的日记,机缘巧合之下,接受了日记中封存的灵力。”
舒凫点头应道,回想起白鲸的叙述,不禁又有几分黯然,“前辈,我听说您救助他人以后,经常挂念于心,频频上门探望。”
“莫非,当年姚、魏两城的‘花童’,一直让您记挂在心……”
“‘花童’?”
钟不愧反问道,“哦,我想起来了。此事说来简单,我多次仗义救人,不料恶徒待我离去后反扑,变本加厉地报复,我一番苦心每每付诸东流,方才有了这个习惯。”
“但是,花童……当年姚魏之事,我不是处理得很好吗?难道那些人没有依我所言,建立祠堂,日夜祭拜忏悔?”
提及花童,钟不愧若有所思,面具般的肃穆表情微微松动,不自觉地流露几分自豪之色。
“在我看来,那是我为数不多的骄傲。所以,我特意在洞窟中留下日记,希望传颂于后人。……倘若有朝一日,能让父亲和应龙君看见,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到此处,白发仙君深邃如镜湖的眼眸中,依稀有期待的微光一闪而过。
“如此说来,应龙君当是看见了?”
舒凫:“…………”
说的也是。
如果“不愧大哥”得知姚魏之人阳奉阴违、文过饰非,花童化为怨气冲天的厉鬼,以他耿直火爆的性格,想必不会袖手旁观。
也就是说,在他游历途中,有心匡扶正道却事与愿违,花童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这三千年来,他的善意究竟被辜负了多少次呢?
究竟有多少次,他一心行侠仗义,换来的却只是冷眼与欺瞒?他以为皆大欢喜,背后却潜藏着暗无天日的深渊?
即使是高悬于顶的太阳,也不可能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更何况,钟不愧孑然一身,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
“……”
舒凫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向他道明真相。
至少,现在不是追忆往昔的时候。
——关键在于,她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小紫鸭!
那可是紫鸭啊!
五凤四缺一,让他们足足寻找二十年的紫鸭!!!
“前辈,我另有一事,需要劳烦您援手……”
“嗯?你且说来听听。”
听她陈述来意之后,钟不愧干脆地一口答应道:“为了净化魔气,你们需要鸑鷟帮忙?好说。你助我脱困,我自有办法。”
“多谢前辈。”
舒凫自诩沉得住气,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此刻也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的笑意浮上眉梢。
“对了,钟前辈。晚辈冒昧一问……鸑鷟一族,不会只剩您一人吧?”
“非也。准确的答案,就连我也无法告诉你。”
钟不愧解释道,“三千年前,应龙君镇压封印之后,龙族和五凤元气大伤,又遭到魔修报复。有人强硬,有人退缩,彼此意见不合,只能各奔东西。”
“其中,青鸾一族为了避免后辈罹难,便选择举家归隐,不问世事。”
“我原本也想这么做,可是天大地大,少年人壮志凌云、心在四方,怎能偏安一隅?况且,应龙君和父亲他们若是回来,需要五凤援手,也该有人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