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信只听见里面咣当一声便没了声音,在门外急的团团转又不敢闯进去。
只把知府急的……可又喊不出声音来,就这么憋屈的死不瞑目了!
到死,他都在想,到底有没有婉转余地。
实在等不及,报信的还是决定推门进去看看,结果……看到的就是舌头伸出老长,双眼外凸的知府吊死在了房梁上。
报信的使劲跺了跺脚,他倒不是为知府伤心,只是关心自己的任务咋办,至于知府,死不死的关他屁事,没奈何,只能去找其他官员了。
同知、通判、宣抚使一同进了内城。
不来也不行,这城,说实话已经被人家攻下来了,现在之所以他们还能在城里呆着,是王轩没有下一步行动,而不是他们有多少力量。
看看外面那几十艘大船,上面不定多少人那!
三人走进内城的时候明显愣了愣,这些‘强人’竟然有不少汉人,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些红毛鬼。
等见到王轩的时候就更呆愣了,这,领头的竟然也是个汉人。
“别傻愣愣地站着了,叫你们过来是有事情吩咐。”
“准备足够的酒肉粮食送去船上,那边还有6000多人需要犒赏,让你们去劳军不会不愿意吧?”
同知三人面面相觑,劳军?犒赏?亏你说得出口!
“愿意,愿意!”
“我就喜欢你们这种识时务的,这个满城我占用一段时间,我在期间,粮食供应就靠你们了。”
“话说回来,什么时候汉人这么窝囊了?看看你们混的,成了下等人不说,还留个猪尾巴,真特么丢人!”
同知两人尴尬不已,那宣抚使却是个满人,听了这话脸上抽搐,可面对王轩看过来的目光,却只能僵硬地保持笑脸。 王轩也知道自己说这么一句两句没什么用,反清复明这事没那么容易,这些当官的都已经是朝廷这个体系里的受益者了,真要是推翻了清朝,这些家伙可未必还有现在的身份地位。
所以,打击那些反清复明的造反者,最积极的就是这些汉人高官了。
算起来他们都是投降派,是最怕被清算的。
任何时候,汉奸都是最凶残的。
“行了,别跟我这里装了。”王轩摆了摆手,“说说我的目的,我来自海外加勒比地区,我叫王轩,也是加勒比之王,带兵过来主要是跟大清通商的。”
“别跟我提什么禁海政策,我不管雍正怎么想,松江和天津必须作为对外港口。”
“我这人最喜欢以德服人,对于那些不听话,我一贯是打到他歌功颂德为止,我很怀疑,整个大清加起来有没有我现在船上的大炮多。”
“别指望那些狗屁高城大墙,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所以,无论天津还是北京,通商,你好我好大家好,不通商,那就换一个愿意通商的皇帝和朝廷。”
“那些什么八旗兵绿营兵什么的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那舞刀弄枪,也不嫌丢人。”
“别以为打赢个雅克萨之战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可以找沙俄的人打听打听,我王某人在欧洲的名号!”
“行了,就这样吧,我对占领松江没什么兴趣,这期间你们老老实实的给我伺候好喽。”
说完之后也不管几个人是什么想法,王轩直接挥手把人赶了出去。
直到走出满城,三人还是一脸懵逼,加勒比在那?有多少人口?兵力如何?路途多远?这种舰队还有多少?为什么以前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汉人?
满脑子都是问号,知道越多问题越多。
回到府衙,三人仔细讨论了一番,现在三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死活谁都跑不了!
满城丢了也就丢了,松江府没丢就好,反正大部分满人都跑出来了。
最后三人议定,一边六百里加急送情报给雍正,一边先哄着这位王大爷!
既然对方军中汉人不少,那可以借助送吃的和物资的时间好好套套交情,论这一套功夫,汉人绝对可以是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