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发家_作者:清涴(222)

2020-08-28 清涴

    煤的销量就这么被带动起来了,无形间就让朝廷的税收多了一点。

    商人们也高兴,他们都有自己的渠道,转手挣个差价,利润也极为可观。

    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批堤坝建成后,亲眼目睹过水泥的牢固性,不少商人便心动了。这玩意儿可以建河堤,估摸着也能用来建房子。看着还挺好用,夹在砖块里完全看不出来,又美观又实用,洪水都能挡,平时经点风吹雨打肯定啥事都没有,不差钱的商人们心里就活动开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弄点过来盖座房子,这可是新鲜玩意儿,真弄来了,多有面子!

    张清受沈钰启发,从以往无视商人的作风转变成把商人等同于大肥羊的做派,知道商人有意要买水泥建房子之事,张清不但不生气,心里还挺高兴:送上门等着自己宰的肥羊,不宰一把多不好意思?看看沈钰,那才是大手笔,一出手就从商人们手里坑出上千万两银子,张清觉得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季阁老为此差点和张清干上一架,王八蛋,堤坝还没修完呢,工部自己做出的水泥都还不够用,正焦头烂额没日没夜地制水泥,你这老东西就惦记上做买卖的事了?掉钱眼里了吧?想要水泥?没门!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大家晚安么么哒    事实证明, 在掐架这事上,季阁老真掐不过张清。具体表现在,水泥已经开始对外买卖了, 明显这场仗是张清赢了。季阁老反对无效,心下将张清骂成狗, 就会找陛下, 要是陛下不拉偏架, 看你这糟老头能不能从我手里抠出水泥来!

    转念一想,季阁老又高兴了, 现在张清的一双眼睛全都盯着水泥, 倒是没有那个精力过来挖墙脚了,真是可喜可贺。

    沈钰对水泥之事很是关心, 这毕竟是第一样带着现代化气息的东西, 每每看到熟悉的灰色地面, 沈钰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能给楚朝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不仅如此, 因着楚朝对煤的需求忽而加大,羌民们也开始加大采煤量。干活, 都是要人手的。羌民本性豪迈, 不拘小节, 现如今同楚朝通商, 那也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即便长老一派最初投的是反对票,看着现在比往年更殷实的库房, 对通商之事也认同了几分。两边百姓互通有无,逐渐有通婚迹象。甚至于,羌民们采煤人手不够,开始雇佣楚朝精壮百姓前去采煤,工钱也厚道。

    一个商业区能为周围百姓带来多大的改变,别人不清楚,沈钰心里门儿清。听着季阁老一脸欣慰地说着边境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沈钰心下亦是高兴,温声道:“这次只是个开头,以后,他们的生活会更好。”

    季阁老深深看了沈钰一眼,忽而叹道:“我果然老了,以往只觉得做买卖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惹得一身铜臭味不说,还落了个与民争利的坏名声。没想到,商贾们竟然能这般大用。”

    沈钰眉眼间浮现出柔和的笑意,摇头道:“大人何必如此自谦,每个人长处不同,若是让我去修桥,那大人怕是要被我气得拿砖拍死我。”

    季阁老不由哈哈大笑,指着沈钰乐道:“你啊,平常看着一副正经的样子,没成想竟是这般促狭。”

    沈钰偏头轻笑:“年轻人就该有点年轻人的朝气,这可是大人您说的。”

    言下之意,不管这促狭样是好还是不好,那都是季阁老之故。

    季阁老顿时大笑:“怪不得别人总说你像泥鳅似的滑不溜手,拿话堵人的本事可越来越厉害了。”

    沈钰诧异:“他们现在才知道吗?我还以为早在御史们与我争辩中落了下风时,大家就该知道我堵人的本事可不小了。”

    季阁老再次大笑,只觉得自己这一年都没这么高兴过。笑完了,季阁老继续和沈钰分享好消息:“江南水乡那边传来的新消息,说是你那水车,被当地匠人改良了一下,结合磨坊,做成了水磨坊,用水推磨,极为省事,现如今老弱妇孺都有了新活计干,心里都念着你的好呢!”

    岂止是水乡百姓,边境百姓更是想为沈钰立长生牌位,以往没建贸易司时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现在,不缺衣不缺粮,谁不说小沈大人真是个大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