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都是高速粒子,具有极强穿透。
亚历山大立刻联想到了原子,祂设计了一个实验,用穿透力极强的正电粒子轰击金箔片,同时在圆盘上放置一个可以绕轨道自由转动的望远镜,借以观察轰击后的正电粒子。
亚历山大据此证实原子内部的结构为原子核、电子系统。
祂在论文的末尾写道:“大部分粒子能通过金箔,只有极少的粒子会在原子的正中间发生散射,这说明原子内部很空,而正中间有一个原子核。部分带电粒子改变方向,这是由于正电粒子带正电,原子中间的原子核也带正电,二者同性相斥。极少数粒子装到原子核被谈了回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原子是由一个原子核和和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其电荷量正好等于所有河外电子的电荷总量,星界不会厚此薄彼,这犹如恒星系系统。”
亚历山大的论文在整个巫师世界引起了很大的波澜,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发现和确定,在此确认了艾斯当初的大源反馈。
而这又推动了传奇巫师布鲁的研究,祂已经成了量子学说的最大鼓吹者,经过大胆假设和悉心的数学推导,胖胖的布鲁改进了亚历山大提出的原子核模型。
布鲁假设每个电子都处于某个定态轨道上,其动能也如亚历山大的能量子一样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电子运动轨道不是随意为之,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布鲁认为电子犹如有轨火车,有特定的轨道。
但是电子还不是完全的火车,它们还可以相互“串门”,布鲁认为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和它们吸收或者辐射的能量有关。
当一次吸收的能量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它就开始跃迁,就会由基态调到其他的层级上。
同样,电子由高层级跃迁到低层级会释放光量子,也正好与光谱中的暗线温和。
布鲁的量子模型理论更是直接奠定了魔法界量子力学的基础,也有很多巫师提出了质疑,其中最致命的一个问题由拜仁提出:一个电子从某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上,电子又如何知道下一步将以神秘频率绕原子核运动?
换句话说,当火车从一条铁轨窜到另一条铁轨时,火车怎么知道在新的铁轨上要以什么速度运动?
难道是预先和铁道指挥部打了招呼?
也就是说,难道电子是有意识的?
无论如何,布鲁的量子模型理论都是近三百年间最精彩和惊艳的一幕。
布鲁在不久之后晋升十环巫师,并创造出独有十环法术“量子跃迁”,具有鬼魅般的跃迁能力,几乎无法被阻挡。
在这种理论发展的背景下,多元巫师世界终于开始飞升。
整个世界好似爬上岸的胖头鱼,已经开始探头进入星界四级分层。
布鲁在世界内部观测着变化,喃喃道:“这有的类似于电子的量子跃迁啊,莫非在四维时空层面,我们的世界就好似一颗电粒子?”
正在胡思乱想间,世界已然跃迁,海量的超维魔力被特定激发,多元巫师世界的体量太大,还好奴役的神灵也足够多,整个世界都被超维魔力笼罩,在律动中跃迁。
星界夹层分野的磨砺下,多元巫师世界渐渐有了四级世界的内核,整个世界的上升空间都被打开。
艾斯几乎在第一时间沐浴在大源之中,梦境法则不断汲取大源中漫宿的参与,很快晋升为至高法则。
这是水到渠成的一幕,多元巫师世界本身就融合了漫宿大源,而漫宿实际上就是一个梦境遗蜕。
艾斯汲取其中的法则碎片,很快填补万自己的法则,三千梦神也全部归位,艾斯参悟梦境的真实,构造出多层梦境。
底层是艾斯的真实梦境,一尊真名命运石碑镇压气运,九十九位主宰,三千梦神在此沉睡。
第二层乃是银河大世界和三千梦境世界,大世界和中世界重合,
第三层梦存在很多半神,构成恒沙世界,难记其数。
艾斯的次位面已经化为一颗超稳固四维粒子,祂的至高梦境法则融入其中,如同锚点,吸引着其他粒子,很快构成了一个离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