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一夫依次地把每个锦盒都拿到面前仔细审视了一番,又凑近了轻轻地闻了闻,略微轻皱的眉头才舒缓开来,“东西还不错。”
“自然了,给六叔准备的东西,我怎么敢不用心。”中年人赶忙点头哈腰地回道。
“三根就三根吧!”邵一夫轻叹了一口气,但还是面容和蔼地说道:“三根我也给你一百万。以后,还请方先生多多费心,多弄几根老山参。”
“谢谢六叔。”中年人赶忙点头哈腰地道谢,“六叔的事情,我一定尽力的了。”
从管家手里接过一张一百万的支票后,中年人就被带了下去。
正在邵一夫犯愁今年收的山参有点少的时候,方一华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六哥,你看看这份《东方日报》。”
看到方一华这激动的样子,一丝疑惑神色浮现在邵一夫脸上。
可是,等他接过报纸看完后,也是激动的大骂起来,“我扑他老母,这衰仔这么年轻,他封什么笔?” 春节过后,王大满本来是要开拍《我的野蛮女友》的。
结果,出幺蛾子了。
剧组拍摄用的摄影器材,在年前就已经和邵氏租下来了,只不过没有拉回来,暂时寄存在他们的仓库里。
结果,就这么一点失误,居然搞得剧组没法开拍了。
年后,口水文和周明奇去拉设备的时候,人家邵氏直接反悔了,不租了。
问理由?没有理由,就是不租了。
那把租金退给我吧?对不起,不退。
两个人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来向王大满交差。
王大满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脸的懵逼,接着又是恍然。
都说邵大亨心眼小,以前王大满不觉的,现在也算是领教了。
前几天,王大满送《寻秦记》尾稿的时候,顺嘴说了一句:我以后要封笔。
也不知道《东方日报》是怎么想的,居然在大年初一那一天,用副刊的一整个版面登出了《寻秦记》作者--满大王要封笔的消息。
这件事据说在香江的文化圈引起了不小轰动,很多文化界人士都在报纸上撰文,对此事发表看法。
当然了,说什么的都有。
有夸奖的,夸奖满大王能够急流勇退,见好就收。
有惋惜的,惋惜满大王这么好的才华,刚刚写了一本书就封笔,太可惜了。
有嘲笑的,嘲笑满大王是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小说了,所以才封笔。
......
好吧!嘲笑我的小伙伴们,你们猜对了也!
我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根本就没有才。
我只是会抄而已,
就算是抄,我也只会抄这一本,你们咬我?
尽管外面对《寻秦记》作者封笔的事情吵得很热烈,甚至那几天走在外面,都会听到一些路人也议论这件事。
不过,王大满却并没有在意。
这事对王大满的生活也没有造成什么困扰,更不会有记者堵着王大满追问,为什么要封笔?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根本就没几个人知道这书是王大满写的。
有限几个知道的人,也不会这么无聊地跑来问王大满这种问题。
即便是周敏敏,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顺嘴提了一下。
提完了也就过去了。
因为,就连周敏敏也觉得,以王大满现在过亿的身家,写小说实在是有点不务正业。
可是,这件事还是给王大满惹来了麻烦。
由于王大满的突然封笔,导致香江两位顶级大亨认为,王大满把他们给耍了。
人家两位大亨屈尊降贵,扮成和蔼长辈的模样,还搭上一家小戏院,你真以为光是为了《寻秦记》一本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呢?
开玩笑!
人家那么做,只是为了和你搞好关系,好把你以后的作品都包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