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王先生。”刘建明干咳了一声后,解释道:“南浦化工的效益,从五年前就开始急剧地下滑起来。
为了筹集资金,原来的董事长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陆陆续续地对外举债了。
最多的时候,以南浦化工的名义一共借了3000多万港币。后来,有些债主追得急,董事长就用举新债还旧债的方法,还掉了一些。剩下的这些,都是借债的时候,抵押给债主了一些抵押物,债主不着急催讨,才积累下来的。
再后来,董事长用公司的名义实在是借不到钱了,才开始用他个人的名义借钱,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这时,旁边的陈律师插话进来,问道:“刘先生,这些借据应该是一式两份的吧?”
“是的!”刘建生点点头,说道:“另一份在债主手里,只要把欠的钱还清,就可以从债主手里把欠条和抵押物赎回来。”
听了刘建生的的解释,陈建明和贺不凡兴奋地对视了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审视着面前的借据。
“刘先生,你们那位前董事长为什么要借那么多钱?”王大满疑惑地看着刘健生,问道:“就算南浦化工的经营状况不好,他也不需要这么多钱来维持公司的运营吧?”
“嗨!”刘建生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指着桌上最后一堆,也是一大堆摞的高高的文件,对王大满说道:“就是为了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
“是的。”刘建生点点头,说道:“其实董事长一直是想把南浦化工再做起来的,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些东西上了。
为了这些,他赌上了自己的一切!”
听到刘建生说的这些话,王大满的眼眶突然红了一下,这让他想起了前世的自己。
那个时候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嘛!
为了工厂,赌上了一切,结果也输了一切!
同时,王大满也更加的好奇起来,什么东西能让那位董事长这么疯狂,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居然一直借钱往里面砸。
想到这里,他站起来走了过去,拿起上面的几份文件看了起来。
可是,只瞄了几眼,王大满便愕然地看着刘建生,吃惊地说道:“这是专利证书?”
“是的,王先生。”刘建生解释道:“最上面的十六份文件,是十六个国家的专利证书,可以说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在里面了。” 王大满随手拿起一份英文版的专利合同,瞄了几眼,以他前世多年从事服装行业的经验,他立刻就辨别出这是一份印染方面的专利。
“这...,这是一套印染工艺的专利?”王大满迟疑着问道。
“是的,王先生。这是一套无污染的印染工艺。”刘建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骄傲的神情。
“无污染?”
“是的。”刘建生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由于香江政府对污染企业的打压,董事长为了让南浦化工重新运营起来,便花费重金研究出了这套印染工艺。”
“既然已经研究出来,为什么不投产开工啊?”
“呃!...这...”刘健生脸上的表情尴尬起来,“这套工艺的理想状态是可以实现完全无污染的,可...可...可是我们现在能达到的程度,只有理想状态的六成左右。”
“也就是说,这套工艺即便是投产,也还是会造成污染,也还是达不到香江政府的要求,是吧?”王大满玩味地说道。
“是...,是这样的...”刘建生讪然地回道。
“那...,那个,我能再问你一个问题嘛?”
看到王大满突然态度客气来了这么一句,刘建生楞了一下,但还是恭敬地说道:“王先生,您请说。”
“既然几年前,香江政府就开始对你们这些污染企业进行打压,那你们为什么不换个地方?”说到这里,王大满又加重了语气,“像菲律宾、印尼这样的穷地方,应该是不在乎你们企业污不污染环境的,只要你们去开工厂,我相信当地政府应该是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