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_作者:吃吃汤圆呀(101)

2020-10-05 吃吃汤圆呀

不提晴雯自己的“省钱”歪理,世界上总有不少中产喜欢轻奢,那么忆江南就有存在的道理。

各家省亲别墅的供货商让忆江南颇有竞争力,那些中等家庭本就向往富贵阶层,踏入店中瞧见同款,再一看价格并不是很贵,自然爽快购买。

就这样忆江南的货物销量极好,也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达成了“能买到和豪门一样商品”的印象,那么以后的路就好走的多。

转眼船至京师,岸边早就候着林府的管家和仆从。

林家在京师有一座宅子,因着林如海父女要入京,黛玉就特特派了管家和仆从先行前往,将宅子洒扫干净后摆放花卉果品,这样他们入住时也会有些许人气。

黛玉一开始知道自己家在京师有宅子时颇为惊讶。她向来不知道这个,以为自己家只在扬州有产业:“咱家居然在京师也有府邸?”林如海抚须笑道:“那是自然, 不然当年你爹我在京师做翰林时住哪里?这可是林家的老宅,第一位林家侯爷就住着了,是开国皇帝赏赐下来。”

黛玉简直如听什么晴天霹雳一般,言语间颇有些埋怨:“爹爹, 家中既然有宅子, 为何让我住到别人家去?”

早知道她压根儿不用寄人篱下, 在自己家当家做主多好,何必巴巴儿去贾府受气?

林如海道:“当时只觉贾府与我家亲厚, 再说你一个小人儿,怎的放心你一个人待在偌大的府邸?”

晴雯在旁边做和事佬:“姑娘这回去可得好好倒腾一下, 回头咱请贾家的人来做客。”

晴雯是明白的, 古代社会人权和财产权基本上要服从于皇权,好比周贵妃的小舅子瞧上你的宅子,你就得腾挪。

黛玉没有贾府的依傍, 就算住在大宅子里也会被偷被拐, 别的不说, 贾府败露以后大观园不就进了贼?妙玉在府里的家庙中也被掳走。

所有没有权势的依傍多少银子也拿不住。如此向来, 黛玉就算不依靠贾府,孤身一人也很容易遭受灾祸。

也许林如海就是这般考虑才将黛玉送入贾府:财产无论如何保不住,倒不如拿钱买个黛玉平安。何况贾府还有老太君做主, 总能给黛玉剩下些嫁妆。

思及此,晴雯在心里暗暗祈祷:苍天啊大地啊,保佑林大人长命百岁吧, 我们这些人才能在他庇护下活下去。

当下林如海和黛玉换上小轿,一路往京师西边而去。

京师有俗语云:东富西贵。西边历来是达官贵人的所在,林家那位先祖被封赏时是开国时期,那时候地盘还能腾挪开, 如今要在西边建造房子是难上加难,就是购买也有价无市。

进了崇文门,就见一条街,街南树下有一棵大杏树,树下有一座水井。轿子外面跟着的管家讲解:“这口井叫做杏子井,井水甘甜,全京师有名呢。”

这却是到林府了,林府门口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林府”两字。

黛玉心想,爹爹真是谨慎,许多人家,譬如贾府,舍不得那头衔,即使降了爵还挂着从前的匾额,高调张扬得很。

门口立着十几个仆从,衣着整齐,正在恭候,瞧见他们来了,各个笑脸吟吟:“老爷、姑娘回来了。”

林府是开国皇帝赏赐下来的侯爷府,自然地界宽敞。林府分为中、东、西三路,西、中两路各有两个四进的院落、东路却有个两进的院落。

过了东路这两进的院落,里面再有后罩楼拦腰将之隔为府邸和花园,正好将整个宅子补就的方方正正。

花园不大,却种满奇花异草,先来京师的仆从已经从昌平的花房里买了不少珍惜花木种下了。

晴雯啧啧称奇,这可真是宽敞得紧。而且林府跟贾府不同,林府也就两个主子,自然处处空荡荡。

黛玉也罕见的有些兴奋,也许是因为她终于知道自己家也在京师有房子;也许是想起从前在书中看到查抄大观园时宝钗二话不说就回了自己的家时她心中的羡慕;也许是想到贾府风言风语的说她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是以她流露出了很少有的兴奋,顾不上洗尘,就开始在府中走动起来还兴致勃勃的分配房子。

中路的第一重院落自然是林府的门面担当,平日里接旨和迎接外客便是在这一重厅堂里,自然要布置的肃穆庄重。

第二重院落是林如海的外书房,放一些不打紧的藏书,平日里林如海跟门客谈事情便在这里。偶尔有一些亲近的朋友也要在此接待。

第三重院落便是内书房。林如海有时教导黛玉便在这内书房,而且林如海如果有心腹要事,便要人将其迎进内书房。

第四进便是林如海住的正院,西边开了个小门,与西侧院的一座小院相连,那里就住着二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