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把二姨娘当作赵姨娘那样的人物了,黛玉哭笑不得,但也是她的本来计谋,因而老老实实答:“横竖离得近,我时不时就来瞧老太太,只怕您老人家到时候嫌弃我。”
贾母笑着将黛玉搂在怀里,说:“你这回来就住在家里园子内,娘娘省亲时我们家建了一个大观园,回头让你们姊妹带你好好去逛逛。”
旁边的鸳鸯凑趣:“前些天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好,德妃娘娘来省亲时又题了匾额对联,如今园子里诸姊妹都住进去,正热闹着呢。”
黛玉心里是知道大观园的,自然点头谢过。
贾母毕竟年纪大了,少坐片刻就开始打盹,黛玉忙说:“不惊扰老太太休息了,我去见见舅舅舅妈们。”
贾母挥挥手:“去罢。一会再让鸳鸯带你去瞧瞧房子,看着可还衬意?”
黛玉拜别,先往邢夫人那里去,她带了茶叶、丝绸这些扬州特产,见到邢夫人,说话亦是落落大方:“大舅母,京师繁华,我自不知道带些什么过来,因而就带了些扬州土物来。”
邢夫人素来不得贾府人敬重,瞧着黛玉来探访,自然满眼的高兴,一边打量礼物一遍啧啧矿浆:“这茶叶真是新鲜,绸缎样子也是京师没有的花样。瞧瞧!”
黛玉只做充耳不闻:“舅母皮肤白皙,正好配这碧水绿,如今五月穿了出去正清爽呢。”
黛玉说话讨巧,邢夫人很是开心,她这里素来没有什么人气,恨不得拉住黛玉多聊几句。
黛玉坐一会就告罪要离开:“大舅母见谅,我还要去二舅母那里拜望。”
“不怪,不怪,你是该看看你二舅母。”邢夫人不但不生气,反而一脸发自内心的笑意。
要知道那起子踩高捧低的小人瞧不起她,每每来贾府拜会,总是直接往王夫人那里去,谁认得她?
便是老太太也偏心,圈中有人往来交际,也总是让老二媳妇出面,让外人只知道有二夫人,而不知道有她这个大夫人。
没想到黛玉居然尊重她,先来看她,当下就夸赞:“不愧是林家出来的,是个知礼守礼的。”
黛玉抿嘴一笑:“那我就先走,大舅母留步。”
邢夫人目光扫过去,一眼就看见黛玉院子里侍立着的丫鬟手里捧着的托盘。
托盘里也盛放着茶叶和绸缎,想必是同样物件,只是一瞬间的功夫,邢夫人已经敏锐的数出那盘子里的东西只有两层,而自己所得有三层。
她心里顿时美滋滋的,暗暗想:这才是长幼有序。
因而对黛玉的好感更多了几分。
黛玉自然是瞧得到她神色变化的,出了大夫人院子,才只在心里暗暗叹息:邢夫人也是个可怜人,小家碧玉嫁进高门大族,婆婆瞧不上、丈夫不爱重、妯娌心眼多、儿子不是亲的、儿媳妇不搭理,真是苦命的紧。
几步就到了荣禧堂王夫人处,黛玉将礼物奉上,又毕恭毕敬的行礼。
不管王夫人心里想什么,面上仍旧若无其事的热情,又是问她一路来的风土人情,又是说去住住有什么不合适之处。
明嬷嬷在旁边冷眼瞧着也没有瞧出什么不妥,心里又笑话自己草木皆兵 。
也是,上次林大人身体不好,姑娘又远道而来,贾母还一心想保媒,自然处处招王夫人不满。
可是如今林大人官位显赫,姑娘又是皇上亲封的乡君,真真如烈火烹油一般,王夫人又何必与姑娘为敌呢?
于是在她们回大观园后,明嬷嬷就理所当然的说:“紫鹃和晴雯跟着姑娘去用晚膳,我和喜嬷嬷还有几个雪收拾下院子。”
说起这院子,正是潇湘院,黛玉没想到兜兜转转自己还是给分配到了这院子,想必是贾母觉得离怡红院近,是以如此分配?
只不过她是小住,也不讲究那些。
当下她笑道:“也是,外祖家又不是第一次来了 ,满满当当带一众人倒惹得亲戚家不快。”
晚上吃得热热闹闹,晴雯在隔间外面远远侍立,也一眼瞄见主子们上的菜。
没办法,别说贾府了,就是如今世道的规矩都是下人要伺候主子用膳后才能吃饭,封建社会就是这么没有人性。
好在黛玉体恤,用膳时也不叫太多人伺候,便是偶尔去别人家也都让自己家丫鬟们先吃些点心垫底。
也许是下午塞了几个艾窝窝的原因,晴雯瞧着那些端上去的饭菜都是大油肥鸭子,酱满油糊的,若是饿了好几天或许真的觉得是美食,可对黛玉这种喜好清淡小食的人,可真是稍微夹几筷子就饱了。
就在这时候听得王夫人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太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