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首辅是天下文官之首,林如海出身士林,黛玉自然也算是士子之女,在熊夫人家亮相,能将本朝的文人领袖们的夫人们一次见个尽。
至于镇南侯府,是老牌的功勋世家,如今风雨飘摇,皇上少不得要倚重这些武官,再者镇南候老夫人,多次照拂黛玉,很是慈爱 ,槿姐儿又跟黛玉交好,如今两家算得上是通家之好,于情于理,都要去这一趟。
宁安王妃是个娇俏的大美人儿,说话丝毫没有豪门大族里那些四平八稳的做派,笑着拉住黛玉的手:“ 今儿个可让我好好瞧瞧林家这块美玉。”
黛玉心里啧啧称奇,这样的性情,也不知道怎么在王府公卿里生存下来?
又一想,虽然如今太上皇宠爱几位太妃,却算不得是宁安王妃正经婆婆,而皇后出名的贤惠端庄,自然不会为难这个亲亲的弟媳。是以保存了宁安王妃这般天真骄纵的闺中女儿气质。
在府中时两位嬷嬷早教了她对王妃如何行礼,因而黛玉落落大方上前行礼:“见过王妃。”
王妃身边的大丫鬟送上见面礼。黛玉毕恭毕敬接过,打眼一瞧,是一对鎏金镶宝石云纹掩鬟,左边的镶嵌着蓝宝石,右边镶嵌着一块硕大的红宝。
大方得体又不流于沉闷,黛玉目光看了一眼白先生,见白先生无有异动,才放心大胆的上前谢过王妃。
宁安王妃就乐得攥住黛玉的手:“长得美玉无瑕,便行动举止也有几份端正,没那小家子气,当真是可疼。”
宁安王妃又将林夫人和黛玉介绍给府里其余夫人。有她那一番称赞黛玉的言论在前,谁还敢不给她面子?当下纷纷说出各种夸奖之语。
黛玉就做害羞的样子,抿嘴笑。
反正她是个小姑娘,有这举止也算恰当。
待府中的夫人们都将黛玉打量的差不多了,宁安王妃这才放她去后头的花厅里去交际:“我家也没个年龄相当的女儿家出面,就请了锦乡候家的宝宁出面招呼,听说你们认识,正好去后头跟姑娘玩玩,没得被我们几个大人闷住。”
黛玉自然高兴,邓宝宁跟她是相熟的,在王府的丫鬟带领下进了花厅,邓宝宁、陈念、槿姐儿就高高兴兴迎出来:“黛玉!”
邓宝宁今儿算是半个主家,穿着大红色百蝶穿绣的衣服,举手投足不见素日的骄纵,倒有几份郑重。
黛玉就咬耳朵问她:“今儿个怎的出息了?”
闺中女儿凑在一起,少不了叽叽喳喳,槿姐儿打趣:“说不定今儿个王妃姨母要帮宝宁寻个称心如意郎君呢,若穿得不好,错过一段姻缘怎么办?”
宝宁装作瞪了槿姐儿一眼:“过两天便是你及笄,都说及笄礼要说婆家了,槿姐儿可说定了哪家?”
槿姐儿不但没恼,反而“哗”一下红了脸,几个姑娘就凑上去审问她,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情况?怎的说到婚事便脸红,难道心虚?槿姐儿红着脸什么都不说, 宝宁看其他家姑娘都还没来,只她们几个,便眼珠子一转,改变了策略, 转而柔声劝她:“过几天熊首辅夫人的六十大寿要大办, 听说京中有大多半人家要去, 便是京外的人家也会派子弟来,你若是说了是谁, 我们还可帮你去瞧瞧那家公子哥如何,你若是不说……”
她故意拖长了声音:“若是个麻子可如何是好?”
果然还是这招有用, 槿姐儿这才涨红了脸, 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扭扭捏捏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个“温”字,其余便一概不多说。
不愧是邓宝宁, 都不用多猜, 立刻问:“是温黎昕?”
槿姐儿忽得站起来, 拿扇子遮面, 直往庭外去了。
陈念笑着说:“ 可见是说中了。”
邓宝宁见黛玉一脸迷茫,当下给她解说道:“温家同傅家一样,都是镇守南边的武将世家, 他家祖上强于海运,一意抗倭。”
黛玉问:“那你又如何猜中是哪位公子呢?”
邓宝宁得意的笑:“如今温家正当年龄的只有温黎昕和温黎时两兄弟,温黎时被养得咋咋呼呼, 想必不能入镇南候府的眼,温黎昕嘛,则少年英武,小小年纪已经是个正五品的武官了, 自然……”
她瞥一眼缓和了不少刚进来的槿姐儿,调皮的拖长声音“最配咱们家……”
见槿姐儿脸又绯红,宝宁适时收住,没有再说。
接下来又有其余人家的姑娘来,宝宁要招呼那些姑娘,又不好凑到槿姐儿身边说话,却在筵席将散尽时,使个眼色,示意她们几个过来。
黛玉会意,今儿的宴席不管是夫人还是姑娘们,都盯着她看,又是跟她攀谈,又是偷看她行动举止,让她烦不胜烦,早就想找借口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