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王熙凤不知道跟吃了什么开窍的神药一样,不说处处尊敬自己这个婆婆吧,但也好歹大面上总是恭恭敬敬,让自己在外人跟前做足了面子。
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阵舒坦:“既是这事,那慈家你瞧着好不好?”
王熙凤恭敬的上前扶着她就往里走:“太太真是抬举我,我说了算什么,上头有您做主呢。”
一边扶着她一边拍马屁,将个邢氏哄得全身舒坦。
待进了院门,见过贾母,听官媒给她讲来提亲的慈玄家底殷实,聘礼丰厚、人又生得能干,邢氏就已经觉得这门亲不错。
又想起迎春那丫头素来不声不响,也不麻烦自己,三节六礼的还给自己做个鞋垫,做个袜子,总归是有一片孝心,因而即使不是亲生的,却也为着她好,又仔细过问媒人:“我姑娘去了青州,人生地不熟受你们磋磨怎生是好?”
说的贾母和凤姐暗暗点头,这个邢氏一向冷漠,如今能问出这话,可见对迎丫头到底还有几份真心,不枉迎丫头平日里孝顺她的。
那媒人赔笑:“怎么会?我家太太说了,若是贵府二姑娘嫁过去不顺心,就组织兄弟分家,让他们小两口出去单过,若是顺心呢,就一起过,好歹大家子互相有个照应。”
她笑道:“说了这么多人家,还第一次遇上有男方提亲时说若是不舒心就可分家的呢,真真儿是府上二姑娘有福气。”
邢氏就不再问什么,她觉得这门亲事可真是不错。
不过她还是有些谨慎:“孩子们的嫁娶,我说了不算,得问问家里老爷的意思。”
她一出口,就遭贾母一记白眼,刚才真是看错她,果然是个白眼狼,来来去去的怕老大,就怕得罪了大老爷坏了她的舒坦日子,竟然是压根儿不替姑娘想。
枉自己刚才还觉得她为迎春打算,是个好嫡母!
恨得贾母沉声道:“我自有主张。”
等媒人走了,贾母有心想骂邢氏一顿,王熙凤瞧见了一眼了然,可她担心邢氏对迎春婚事作梗,因而忙打岔将贾母心思转移开。
媒人得了信就去往慈家赶,两下一奔波,两家就此交换了庚帖,将这桩婚事定了下来。
过文定的日子,贾母因打发人去叫黛玉,黛玉一听是迎春好日子将至,也无法推脱,就来了贾府。
见面姐妹们先恭喜一顿迎春,迎春脸红扑扑的,不好意思举着团扇躲在团扇后面。
黛玉心中为她高兴,想必如此迎春就能摆脱山中狼的恶毒折磨。
她坐在花厅里喝水,姐妹们都在院子里逗弄仙鹤,黛玉瞧着迎春感慨,却不知道何时宝玉近了身,宝玉一面便挨近身来,一面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
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进来瞧黛玉,问:“姑娘可好?”
黛玉便知她来给迎春贺喜顺路的人情来问自己几句,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自走来。”又忙命倒茶。
两下一打扰,宝玉自己便走了。
等赵姨娘走了,黛玉才心中思忖起这件事:今世宝钗也假惺惺给自己送过燕窝,只不过她心里防范心重,到底是没吃那包燕窝,只丢在库房里。
没想到宝玉居然过来专程提醒一回,黛玉忽得想起从前在书里也见过宝玉提醒自己,可她那时候丝毫没想到别的可能。
难道是宝钗下毒?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我在做各种野生菌。
云南不是蘑菇季嘛,我就买了几种野生菌,见手青啊,白见手青(毒性弱一点),珊瑚菌
因为怕中毒,所以疯狂加热,又是焯水,又是爆炒,站在炒锅前不断搅拌,手都酸了
但是值得,非常非常好吃
很值得
下回买鸡枞和干巴菌试一试黛玉一想到这个猜测有可能成立, 就急得坐不住,等恭贺完迎春,就急着回家,让人把那燕窝拿去让家里养的医女验一验。
医女没多久就寻了黛玉来, 她神色凝重带来一个消息:从那燕窝上检出来一种无色的粉末, 不知道是何物。
乍一看那粉末跟燕窝混在一起, 不仔细看以为是燕窝上沾染的碎末,可将那粉末喂给虫子, 却毒倒了一片。
黛玉一派震惊:谁知道宝姐姐居然会这样?
她以为她们不过是寻常姐妹间拌拌嘴,你瞧我不顺眼, 我瞧你看不惯, 得了空互相刺对方几句。
哪里就想到这般不死不休?
在一旁听着的白夫人浑身气得发冷,直接带着那燕窝去寻林如海。
林如海听黛玉和医女说完这事情经过,顿时震惊, 笑着说:“报官罢。”
还是白夫人拦住了他:“老爷, 若是报官则要姑娘出面作证, 抛头露面毁了姑娘名声不说, 何况如今这燕窝早就到咱们手里,哪里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