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殿内长生人_作者:二八后生(34)

2020-10-13 二八后生

“敢问老人家,那位村老的家怎么走?”张宁很客气的问道。

“向前八百步,有三间瓦房,便是村老的家。”老人家指点道。

“谢谢。”张宁拜谢一声,与老人家擦肩而过,向前八百步,果然见到路旁有三间瓦房,一位耄耋老人正躺在一张躺椅上,在门前晒太阳。

“晚辈见过老人家。”张宁来到老人身前,仍旧很客气道。

老人视力不太好,仔细看了一眼张宁,从躺椅上起来道:“年轻人,没见过你啊。是村外人吧,有什么事情吗?”

“这李家村应该有一家李姓大户,但我问了村民,却不知道李家。敢问老人家知道吗?”

张宁问道。

老人家摸了摸白苍苍的胡子,说道:“老夫我也没见过,但老夫听父亲说过。说老夫出生之前,确实有一个李家。只是后来遭了劫匪,满门被杀,大宅也被烧成了平地。当时还惊动了县令老爷,但后来不了了之。现在景阳山已经没有姓李的人家了。”

张宁皱起了眉头,虽然李家确实是时强时弱。但是绝非等闲的江湖势力,普通劫匪要是能灭了李家满门,那大齐国早就兵荒马乱了。

所以灭了李家满门的人,必定是某一个强大的江湖势力。

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算李家低调种田,以务农传家,但是终究还是躲不过江湖仇杀。

张宁对李家灭亡也只是感叹一下,却也没有太大感觉。但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李家灭亡,那么那块天寿石到底去了哪里。

答案有两个。

李家还有后人在,把天寿石藏起来了。

灭了李家满门的江湖势力,将天寿石也一并取走了。

要想调查这件事情,倒也是简单。问一问地头蛇就应该能知道了,而恰巧张家与当地的三大势力,武王阁有些渊源。

张宁并不是一个虎头蛇尾的人,想了一想之后,便前往了泗水。泗水是一条大河,这条河汇入一座大湖,叫做千叶湖。

这泗水武王阁便坐落在千叶湖中的岛屿上,由主岛武王岛,以及周边数座岛屿共同组成。

武王阁弟子众多,在当地声势很强。所以出入武王阁的江湖豪客,门人弟子的家眷颇多。

武王阁便在千叶湖边上建造了一个码头,迎接这些来武王阁的客人们。

这日上午,张宁便来到了这座码头附近。武王阁极为强盛,在贵宁州属于顶级势力。在整个齐国,也是属于上流大势力。门中子弟擅长剑法,出过许多显赫剑客。

每天都有许多客人到访武王阁。

这座码头名叫“芦荟渡”,码头吃水很深,既可载客,也可运货。载客的船每天有两班,分别是在上午,下午。

除了这两班之外,如有特殊贵客到访,则有一艘专门的渡船,立刻开往武王岛。

此刻距离客船开锚尚有半个时辰时间,但是客船上已占满了客人,既有双手抱刀的粗豪刀客,也有鲜衣怒马的江湖侠少,也有头戴斗笠看起来颇为神秘的江湖客。

对于这些客人,武王阁的弟子都会问明白来历,进行登记,这才允许他们登船。

芦荟渡内有武王阁的许多弟子把守,客船中也会有一队弟子护卫。这一班客船的护卫有十人,三女七男。

境界各有不同,有强有弱。

他们穿戴各异,唯一相同的是手中一柄青锋。

“哎,好无聊啊。护送客船的任务最无聊了,还不如在武王阁内习武练剑呢。”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弟子靠在船舱墙边上,双手抱剑道。

“青云,等你在武王阁内习武练剑的时候,就会抱怨哎呀,好无聊啊。你就是生性好动。”一位女弟子笑着说道。

“锦绣师姐,你莫要揭我短。”青云对锦绣师姐吐了吐粉舌道。

武王阁阳气重而阴气少,师妹师姐什么的是珍惜动物。七位男弟子看着青云,锦绣两位师姐妹说话,只觉得赏心悦目。

至于剩下一位女弟子,男弟子们不敢直眼打量,只敢偷偷观看。

这女弟子不仅地位崇高,乃是武王阁内精英弟子,而且生的十分美貌。男弟子们既喜爱她,也敬畏她。

这位女弟子名叫王铁剑,年约双十,双眸大而有神,不时闪过丝丝精芒。双眉却是很柔,减轻了她双眸中露出的气势。

肌肤雪白,红唇似朱。

上身是白色背子,外罩绿色比甲,下身则是白色裙子。

右手紧握着一柄乌鞘长剑。

女弟子紧握长剑眺望京城方向,娇俏的面上阴晴不定,心头似乎藏着什么可怕的事情。

“咻!”就在这时,一阵呼啸声响起。紧接着一团黑色的东西,袭向这位女弟子。女弟子因为出神,反应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