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税收不同,像山北道这种地方,一般是十到二十的额度,原亮主动提高到三十?
原亮又说:“下官之所以愿意交税三成,是不想大人为难,我们没有时间拖延,争取在十天内下种,三月后收割;而对于大人来说,不过是征些荒地而已,再用三个月时间去赌一下,退一步说,即便我什么都没种出来,大人又能失去什么?”
年平生有些意动,如果原亮真的交上三成粮食,本官上任第一年就有此政绩……
“大人,下官出身神木宗,擅长农物种养,而朝廷已经出现缺粮迹象,还望大人成全。”
年平生想了好一会儿:“能提到四成么?”
“不能。”
“听闻原大人在募兵?已有万余?”
“皇上批的条子,三万定南军。”
年平生当然知道浮云山在招兵,想了想:“原大人先回去吧,容本官考虑考虑。”
“大人,如果大人不同意,下官现在会高价收购土地,到那时候,大人就没有了三成税利。”原亮说话:“下官去买稻种,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回来,请大人早做决断。”言罢出门。
看着原亮有些张狂的样子,几名学生有些气愤:“太猖狂了,他一个小小知县竟然可以这样对院正?”
“院正,就不给他地,看他怎么办?”
倒是有两名青年沉默不言。
年平生止住学生的议论,问那两个不说话的:“子玉、子期,你们觉得呢?”
“院正,我觉得应该支持他。”
“我也是这样想。”
“为什么?”
“南朝四面受敌,浮云山本来也非我朝国土,原大人上任一年多,听说是不带一兵一卒,只有一老吏随行,便将浮云山治理成乐土之境……不瞒院正,在来拜访院正之前,我们曾去过浮云城,那里真的不错。”子玉停了一下又说:“况原大人所言很对,朝廷确实缺粮,我们在外游历,眼见粮价一再升涨,也尝遍索良策,如果原大人真能种出万顷良田,于民于国都是好事。”
他们在讨论给不给原亮土地,原亮去了城中卖种子的商店,在伙计的推荐下买了六样稻种,每一样是满满两大袋。
又买辆推车,堆满粮种推来府衙。
再次见面,年平生开口就问:“归县土地情况复杂,大半土地都是有主之物,可有些人家已搬去别处,你要如何租用?”
“强征,时间紧急,不可能一一等待,只会浪费时间。”原亮问话:“大人,南疆一线战事紧张,一旦缺粮,我军还如何作战?”
年平生沉默片刻:“你去做吧,府衙不能插手此事。”
原亮有些失望,这个府正没有担当,不过也行,只要不背后使绊子就好。拱手:“告辞。”
“不要忘了三成赋税。”
原亮停顿片刻:“大人,恐怕没有三成了。”说完出门。付出应当有回报,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就想拿走三成粮食?想什么呢?哪怕是上官。
原亮大步离开,年平生愣了好一会儿,这个小光头还真是不一般。
几个学生也是一样震惊:“院正,像这等目无尊长、无视上官的人,院正一定要上书啊……”
原亮没心思理会那么多破事,推车出城,着急回山做试验。
买了六种稻种,有四种两季稻和两种三季稻。
店铺伙计好心劝话,说不能贪多,会伤地;一定要先养地才能下种,而且一定好好养地,
原亮当然知道养地的重要性,不顾就目前而言,还是先弄出一大批粮食再说。
离开知云府,一口气跑去归县。
天色浑黑,归县内倒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街上还有小贩做生意。
原亮推粮车来到县衙,大门紧闭。
原亮去敲门,好一会儿才有门子开门:“谁啊?干嘛啊?”
“我是原亮,找你们知县。”
“原亮?好大的口气,你想见就能见……”
原亮没时间听他啰嗦:“我是安南知县,赶紧!”
门子吓一跳,刚一犹豫,原亮怒瞪一眼:“别逼我杀人。”
门子赶忙往回跑,可进门后就没有动静。
原亮服了,推着粮车进府:“知县呢?”
前面跑过来几名护卫:“站住!”
看看天色,算了,反正已经这样,原亮安静站住。
“干什么的?你敢擅闯衙门?找死呢?”
原亮不说话,耐心等待归县知县。
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一个微胖长着胡子的汉子慢悠悠走过来:“找本官什么事?”
“归县外面的土地,大部分都在知县以及众乡绅、富户手中吧?”
“胡说,本官籍贯在外地,要这里土地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