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勍的旨意就这么说的,送粮去令州府。
可惜啊,不在令州府。原亮当然要轰走那个人。
这一次南下援兵令州府,罗天亮也来了。
他是个小官,可背后有人啊。
援兵到达,第一件事肯定是确认谁是老大。
当天在府衙开会,连堡寨驻军陈建都去了,行南大营很多将领一同赶去。
在这个时候,臧近还没有封锁道路。
毕竟陈建表现的太配合,也是太安分守己,臧近疏忽了……或者说是没想到行南大营这些人的吃相竟然如此着急。
没封锁道路,广场上一大堆战马、一大堆武器、一大片粮车……
这是赤裸裸的炫富啊!
所有经过这里的人都被惊住,一些有心人就进去里面仔细看。
伤兵守着呢,没有二话,没有原亮允许,谁也不能进!
那些军官肯定要怒啊,要抓人要摆官威,说你们一个个小破乡兵也敢无视上官?军纪不严、其罪当斩。
这些军官是真敢杀人啊。
臧近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跑来,而且是带着军队跑来。
数百名士兵围住一堆将领,臧近的表现很是惊人,一种大不了就同归于尽的派头。
那些将领琢磨琢磨,不着急,你现在是令州府正,星南道知事都来了,马上就夺了你的权力。
一众将领骂骂咧咧离开。臧近很着急,原亮在外面帮他杀贼,帮他抢地盘,他却连一点东西都守不住?
想跟原亮送消息……可是不敢,是真的不敢!
万一原亮在拼命,知道了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惦记他的东西……打赢打输无所谓,万一气愤导致受伤怎么办?
臧近只能耐心等待,命令所有军队堵住广场两边道路,哪怕是知事大人施压,他也不肯撤兵。
反正就是,别的权力尽管拿走,唯独这条街道,我绝不放手!
当晚,一众官员、将领在府衙议事,高堂上端坐两人,行南道知事骆余元,行南大营金吾大将军严三郎。
堂下坐着三十多名各级官员,臧近站在堂中介绍令州府战情。
在整条南疆战线中,令州府的防卫力量属于中下。没有精兵、没有强将、没有上好的武器装备。
这也是原明被弄来牛头县的原因之一。
原明表现的可圈可点,作为一个知县,仅带着千余原家武士,一次次守住力量薄弱的、屁大点地方的牛头县城。
天御山战区主帅木阿甚至放弃掉牛头县,可原明还是一再创造奇迹。
接下来,原家更能创造奇迹的原亮来了。
带着一千多万斤粮食,无限漫长的车队……不说别的,带着这样一支粮队上路,不死上一些人,不损失一些钱财,不耗掉很多时间,怎么可能平安到达目的地?
愿意轻易做到,顺便剿灭许多山贼。
当原亮到达令州府,整个令州的天都变好了。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万星南军败在原亮手中,最低损失起码过十万。而整个天御山战区,星南军总兵力是三十六万。
原亮带着他的人,用牺牲了六十条性命的巨大代价,灭掉星南军近三成兵力。
整个南疆战线,令州府的表现是最好的!
臧近先说原明、再说原亮,一再提及二人姓名,等于是提醒这堆白痴,别光想着拿好处。
可这些武将有个毛病,或者说很多人都有类似毛病,会过于高看自己的本事,习惯性瞧低别人。
在听到原明原亮二人的表现之后,又知道了是两个毛头小子,竟然有人认为自己也可以!
有人认为原明原亮是依靠原家的钱财和武士才勉强取得如此战绩,如果换成等同条件,他们这些在军中熬了一辈子、努力一辈子、付出一辈子的军中英才会做到更好。
所以,臧近的好心提醒反是变成坏事一件。
这家伙总在说原家的毛头小子,是干嘛啊?表忠心套近乎?拿了多少好处?
有几名将领边听边哼哼,很是不屑。
堂下靠近门口的地方坐着陈建。
陈建隶属正南军,和行南道大营是两回事。
正南军是朝廷直属军队,归兵部管。行南大营是地方军队,受行南道和朝廷的双重管辖。
两军之间的矛盾由来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反正上官不在、大帅不给命令,陈建就特别安生的做一个看客。
由得那群将领胡闹,甚至是暗暗期盼闹得更热闹一些,最好打起来。
只是……臧近对他确实不错。
陈建带兵赶来救援,一仗没打,先白拿很多粮食。臧近又做主将原亮不要的、让出来的一些战利品、尤其是武器护甲等物,分一些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