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宗师_作者:田十(492)

2020-10-24 田十

行南道的第三份折子一定是知事大人骆余元呈上。

他也不满意原亮的表现,又是令州府杀人事件的当事人之一,于是……凭借南朝律法给原亮定了很多罪名。

如今,这些折子胡乱堆在李勍面前,李勍很有些闹心,哪怕原亮带着他自己的异族山兵数次大败星南军,李勍死活就是高兴不起来。

三位丞相安静坐在堂下,都是低眉垂目。为官多年,常能见到狗咬狗的奏折出现,可是像南疆众多官员众多奏折的热闹景象……真是活得久见得多。

李勍沉默好长时间:“派谁去?”

又是出乎意外的问话,一般情况,但遇大捷,定是先向外公布,以激愤民心,凝聚民力,而后再慢慢核实功劳;反正是冒领军功者杀,虚报假奏者杀。

首辅于扬名起身问话:“皇上想查什么?”

单从这一堆折子内容来说,可以查的东西实在不少。

“都查。”

“皇上,都查的话……恐怕要很多时间,还有可能影响战事,毕竟星南贼军未退。”

重要的是后半句,本来是大捷,万一查乱了军心、迎来大败怎么办?李勍面无表情,以为朕不知道么?哪有什么军心可以乱?只要原亮和他的那些异族兵在,就没有军心可以乱。除非原亮撂挑子想跑。

看看三位丞相:“原亮去了多久?”

于扬名回话:“从出发当日算,不足半月。”

李勍又不高兴了。

好像就是昨天才下了旨意让原亮去送粮,结果今天就到了不说,还打赢好几仗。

朕的旨意是让你运粮,你一个运粮的都这么能打……唉。

沉默好一会儿:“朕是不是应该对他好一些?”

三位丞相不敢接话。

李勍按了按额头:“如今战火纷扰,朕手里无人啊。”

于扬名回头看看两位同僚,忽然单膝跪下:“皇上,臣请转武职,带八百子弟兵奔赴沙场。”

李勍冷眼看过:“你是在闹么?”

“臣不敢,臣修行多年,徒有一身武力却无有地方施展,望皇上成全。”

“起来!”李勍想了会儿,忽然大笑两声:“下旨,封安南知县原亮为南方特使,但凡与星南军有关事宜,有独断专行之权!有先斩后奏之权!有调遣行南道、安山道所有将官兵马之权!”

三位丞相吓坏了,这位老大是干嘛?是气疯了么?

赶忙跪成一排,于扬名也从单膝变成双膝:“皇上。”

“你激朕,不就是想让朕对原亮好一些么?朕知道你是出自公心,所以不怪你,至于原亮杀的那些人……先不问那些人是否有罪,如果只是死了几百人就能保得南疆太平,朕愿意替原亮背这个骂名!”李勍看看桌子上那一堆奏折:“拟旨吧,告诉原亮,可以给朕上密折。”

三位丞相还是跪着不起:“皇上,南疆战事事关国运,事关无数百姓,不能如此轻率决定,原亮虽有军功,可毕竟年轻、桀骜,容易冲动、又不谙战事……”

“冲动好啊,朕也想冲动一次。”李勍指着宫门方向:“朕已经四年没有走出过这道门,朕也想出去看看,三位爱卿,你们说朕冲动一次好不好?”

三位丞相不敢说话了。

最近一段日子,他们是眼睁睁看着李勍如何为国家而操劳。

没有时间练武,没有时间吃饭,甚至没有时间睡觉……在过去的一个月之内,李勍一共回去寝宫三次,其余二十多天不是睡在书房就是大政殿,每天能睡三个小时多一点。

有內侍、妃子、皇后、大臣来劝,李勍说:“朕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几步路上。”

这不是治理国家,这是在熬啊,生生的能熬死自己。

东阳大仓粮库被烧一案,在原明去了牛头县任职之后,李勍亲自断案,杀了七百多人,株连四千多人,男丁全部送去西北充军。

又让刘境率二十名暗卫去了江南。

虽然只有二十一个人,却是李勍身边最强力量。

李勍把能保护自己的那些人全部派出去……如果太子殿下选择在这个时候谋逆,虽然未必能坐上皇位,但是有九成可能杀死李勍。

暗卫还有一个名字叫影,是宦官。太子和二皇子身边也有两个“影”。

刘境知道李勍在担忧什么,一路不停脚,在十天时间内杀尽江南道水贼,破十七家水寨,杀八千余人。没有一个俘虏。

而后二十名暗卫马上回宫保护李勍,刘境拿出旨意让当地官员去剿匪……

图的是那点粮食啊!

可就在刘境回来之后,就在昨天,江南道官员报上来的数字……起码少了一半。

李勍能不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