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很安静,战俘们当然不会随意说话,都是闭紧嘴巴。
原亮看了他们一会儿:“真心劝一句,别乱来,你们会很好的活下去的。”跳下横栏离开。
在这天之后又两天,原亮估摸臧近写的折子已经送到李勍的桌子上,老家伙该郁闷了吧?该生气了吧?会不会骂人呢?安慰安慰你啊……
念头畅达、笑容满面、心情舒悦起来的原亮去牛头县找酒。
如此好心情,当有美酒为贺。
刚到城门口,听到身后有马蹄声急响。
回头看,五匹快马全速奔来:“安南知县原亮何在?”
找我的?原亮转身看着快马跑来近前:“我是原亮。”
“你是原亮?”跑在最前面的那名皇使很意外,不会这么顺利吧。
五匹快马陆续停下,最后一匹马上坐个熟人,王化。
这一路狂奔差点没折腾死他,马匹停下好一会儿,王化都没下马,一脑门全是汗,衣服湿透。
原亮看见他,走近几步笑着问话:“王大人好。”
王化慢慢下马:“咱家可不是什么大人,原大人好。”原亮回头看看,又往两边看。按时间算,李勍应该是刚看到我要挟他的那封折子……笑着问话:“找原明知县?应该在县衙。”
“不是。”王化笑着拱手:“恭喜原大人,给原大人道喜了。”
“嗯?”原亮还没明白过来,王化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后是个木盒,木盒里装个金色绸包,解开包袱……
什么情况?李勍又要干嘛?
王化拿起圣旨:“原亮听封。”
原亮站着没动,这是封官么?我到底做什么了,李勍干嘛要这么对我?
王化咳嗽一声,再次大声说话:“原亮听封。”
原亮有点不情愿的单膝跪下。
王化也不挑他,大声宣读圣旨:“安南知县原亮自为官以来,体察民情、一心奉公,乃不可多得之良才,此次令州府遭星南贼军攻入,原亮率本部定南军万里驰援,纵横驰骋拼杀,杀敌十数万,且不贪功,将所有军功让于他人;不恋财,舍万粮千金安百姓心,感其忠心、善心、仁心,也是为边疆百姓考虑,特封原亮为南方特使,但凡南疆军事,有独断专行之权、先斩后奏之权,统管行南道、安山道两道兵马,赐皇令为南方特使令,见皇令如见朕亲至,钦此。”
原亮听迷糊了,怎么回事?什么玩意?什么特殊?
他一点都没反应过来,在这一会儿,哪怕李勍派个杀手来杀他,他都不会这么吃惊。
王化小声咳嗽两声,发现原亮还在发傻,只好提醒道:“原大人,接旨。”
“等会儿。”原亮起身问话:“特使是几品官?”
“啊?”王化愣住:“原大人,接旨啊。”
“不着急。”原亮再问一遍:“特使是几品官?”
“好像,好像,没品?”
“没品?”原亮问话:“不是有那种奉旨总巡的官儿么?那个也没品?”
“那个有品,就咱家想来,特使……可能就是特殊代表皇上的使者。”王化嘿嘿笑了一声:“我来给大人颁旨,是皇使,皇上的使者;大人是特使,应该是能够代表皇上的特别重要的使者。”
“什么乱七八糟的?不干。”
“咳咳。”王化都傻了,认真咳嗽两声:“大人,您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有独断专行的权力,可以统调两道军兵。”
如果是正常人,不会在意官职品级,因为皇家特使的权力实在太大,大到给个王爷都不换,换成大多数人都会高兴谢旨。
偏生原亮是少数人之一。
知道王化在提醒他,可原亮还是不高兴:“先不说品级,我这个官是临时的吧?”
“可能,应该,大概,或许,差不多……嗯。”
原亮继续问话:“你出来给我送圣旨,是皇使,等回宫就不是了,对吧?”
“是。”
“那咱俩一样。”原亮一声叹息:“本来还以为皇上冲动了,或者是想弥补我一下……唉,到头来还是算计我,我再问一下啊。”
“大人请说。”
“我有什么好处?”
“好处?”王化眨巴眨巴眼睛,赶忙说话:“有!有!”冲另外四人说话:“赶紧拿过来。”
一名侍卫打扮的大汉解下胸前一个包袱,另一名侍卫身前斜挂着一个很长的黄绸包。
两名侍卫各自打开包袱,是一个锦盒和一把宝刀。
王化打开锦盒,是一件白涩袍子,瞧不出是什么料子,有些像布,还有些光滑,偏又有些厚。
王化捧着锦盒给原亮看:“这是宝衣,皇上给你防身用,名曰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