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大气层的天电噪声,地球外层空间的宇宙噪声,还有一个是人为制造的电磁能量干扰,能压制军方电台的干扰,只有第二种,莫非海面上在进行什么秘密的军事活动?
罗瑾先让警通连的战士帮忙把张维娜送到自己的宿舍,然后到主楼的战备值班室敲门,今天值班的是参谋胡大鹏,他听了罗瑾的报告之后,立刻接通海防三团,让他们联系374岛,可是三团说风暴来了,所有船只都回港了,电台联系不上的话,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等风暴过去再说。
“胡参谋,为什么会有干扰?”罗瑾问。
胡大鹏想了想说:“黄海上经常有美军的舰艇活动,电磁干扰是常态,374岛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放心。”
罗瑾还是不放心,这不是军人的直觉,而是一个女人的第六感。
……
12:00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国家气象中心,信息员张烨千刚吃完饭,他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专业毕业的,去年才进了气象中心,京城居不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就更难了,工资不高,住的还远,每天挤地铁挤到汗流浃背,唯一欣慰的是单位食堂的饭菜不错。
小张想念着远在南京的女朋友,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黄海上有个气旋正在增大,登陆之后会对山东和河北沿海造成损失,所以气象中心时刻监控着气旋的动向,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时刻盯着,每隔半个小时就会有一批照片传到中心,交给小张这种专业人员进行分析。
一张张照片从屏幕上滑过,小张百无聊赖,忽然他注意到了什么,点击鼠标回到上一张图片,气旋的中央,风眼的位置,有一点点异样。
张烨千放大照片,再放大,终于看到一朵小小的火花,这不是动辄几十公里长的闪电,而是发生在海面上,不,是发生在岛屿或者轮船上的爆炸。
小张找到值班的主任,向他报告此事,主任说:“这个和咱们的工作有什么直接关系么?”
小张说:“我觉得……”
主任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觉得年轻人就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要总想着闹个大动静,立个大功什么的,你啊,还需要沉淀一下。”
小张悻悻然回到自己的工位,正好女朋友发信息过来,他就把这事儿忘了,和女朋友聊了起来。
女朋友是一个系的学妹,她说有一个博士学长被部队特招了,在北京某部从事气象方面的工作。
小张灵机一动,问这个博士学长的联系方式,女朋友笑问你是不是准备找人家决斗?学长和我可是清白的。12:30 黄海374岛
傅平安背着枪下水,准备迂回到东岸从水下潜艇入口潜进去,他爱枪如命,万不得已不会带枪下水,但现在是战时,一切都以打赢为主,和连长战友们也联系不上,他只能自己做出决定,一个人就当一支军队用。
乌云越来越近,风眼的间隙就要移位,必须争分夺秒,傅平安先沿着海岸线机动,绕到东岸后一个猛子下水潜泳,眼前就是漆黑的潜艇水下进出口,来过无数次的地方,他吐出几个泡泡,奋力游了进去。
这是一段噩梦般的经历,事后傅平安无数次梦魇都会重演这个过程。
水下洞窟是暗无天日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必须依靠照明才能前行,但傅平安没带手电,他仗着熟悉地形潜入进去,浮出水面的时候摸到一个陌生的物体,冷冰冰光滑滑的充满机械质感,毫无疑问,这是敌人的潜水运输载具。
出水的动静引来一道雪亮的灯光,随之而来的还有红色的激光射线,明明已经锁定了傅平安却没有开火,情急之下,傅平安拽出一枚手榴弹连拉环都没拉开就投了过去。
这枚注定不会爆炸的手榴弹给他争取了喘息之机,傅平安连滚带爬出水,用最快的速度爬上台阶,翻到一处水泥屏障后面,子弹跟着他的后脚跟在混凝土地面上打出一串串火星。
傅平安摘枪,举过头顶朝着光亮方向扣动扳机,可是居然哑火了!
步枪泡了海水,没当场炸膛就是万幸了,他必须在敌人冲过来击毙自己之前排除障碍,黑灯瞎火的啥也看不见,无数次的拆装八一杠的过程浮现在脑海中,他两手飞速动作着,转瞬将八一杠拆成零件再装上,耳畔却听到了脚步声。
完了,晚了,就差一秒钟,弹匣就装上了,傅平安抬头,看不到对方的面孔,只看到一个轮廓,枪口对着自己。
听说人临死之前脑子里会过走马灯,但傅平安没有,他就这样直愣愣看着即将杀死自己的敌人,遗憾自己的速度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