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司令一脸为难:“这个……不是很好办,傅平安至今没找到遗体,有些烈士的遗体受到重创……大风浪中在礁石上打的,我不建议看最后一眼。”
潘远国说:“我是军人,什么没见过,我要求见儿子最后一面,你们几位呢?”
祝孟军的父亲表示要看,高小波的家人也要看,唯独黄姚武的妻子拿不定主意,傅冬梅建议道:“别看了,看了这辈子都不会好受,就留最后一眼的印象吧。”
葛丽萍点点头,说那我们就不看了。
接风宴过后,黄家和傅家人留下,其他人跟着雷司令去冷库瞻仰烈士遗容,四口冰棺里装殓着烈士的遗体,高祝潘三人都好完整,脖子上脑门上的伤口用橡皮膏堵上了,基本看不出来,唯独黄姚武的遗体实在拼不完整,半拉脑袋都没了,确实没法让家人看。
低低的抽泣声中,潘远国上前抚摸着儿子的面庞,摸到脑后的时候就明白了,儿子是被一枪掀了后脑勺,狙击手打的,死的时候没痛苦。
冷库里温度太低,潘远国的警卫员拿了件军装进来帮首长披上,肩上一颗金星闪烁,潘远国扣上扣子,向儿子的遗体敬礼。
……
夜已深,北京,望京某韩国烤肉店,两个韩国人推杯换盏,真露一杯接一杯,喝到酣处,年长的说道:“有一批很珍贵的货物,山姆大叔一定很想要。”
年轻的问道:“什么成色?”
年长的摸出一张照片递给对方:“一周前黄海上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这是唯一的幸存者,目前在我们手里。”
年轻的看了看照片,用手机拍了下来,问:“我会转告大叔那边,大致什么价位?”
年长的竖起一根手指。
“一百万?”年轻人问。
“No,US dollar 100 miillion。”年长的说,“不还价。”年长的叫金大昌,公开身份是开金达莱餐厅的朝鲜企业家,年轻的叫李炳成公开身份是一家韩国外贸商社的副社长,两人都常驻望京,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混在人群中看不出是外籍人士。
但他们的真实身份并不简单,金大昌是劳动党39室的干部,李炳成是韩国国家情报院的特工,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敌对的,而是密切的合作关系,经常互通有无,暗度陈仓。
这两个国家之间,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水火不容,自从北边新的领导者继位以来,其实已经放弃了武力统一的构想,而南边也没有兴趣接收两千五百万赤贫的同胞,保持现状对他们才是最有利的,一个强悍的外敌也有助于内部统治。
当北边的统治者需要资金的时候,会通过第三国出售一些文物或者情报,当南边的政客面临危局的时候,会花钱请北边的同胞在边境上制造摩擦来转移国内注意力,发射多少炮弹都是明码标价的,双方合作的一直很愉快,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傅平安是被一艘朝鲜潜艇捞起来的,而当时这艘潜艇正在公海抵近侦察,朝鲜谍报发达,从镇海基地的调动上判断黄海有事,为防备美韩联军突袭,黄海舰队派出数艘潜艇冒着风暴出航,其中一艘就在374岛附近监听,当时中美双方的海空军忙着对峙,谁也没工夫搭理它,傅平安用小八一电台和指挥部之间的明语通话,朝鲜潜艇都录下来了,也能从各种细节上分析出大致发生了什么事,再结合之后几天从中韩两国获取的情报,更加可以确定,这次海岛冲突,美国人损失巨大,成建制的海豹战损,似乎还有重要人物失踪。
于是朝方才提出这个交易,他们并不是漫天要价,而是经过精确核算的,美国人要报仇,要换回俘虏,最需要的就是对方的俘虏,一亿美元不算多,就算美国人嫌贵,还可以让韩国人当冤大头出钱嘛。
听到一亿美元的价码,李炳成牙花子发酸,他问:“这个人军衔很高么?”
“列兵,相当于南朝鲜的二等兵,也就是最低的军衔。”金大昌说。
“这个我不能做主,需要向上面汇报。”李炳成说。
“不急,我们可以等。”金大昌举起酒杯:“祖国统一万岁。”
“祖国统一万岁。”李炳成和他碰杯,一饮而尽。
这次两个人之间的南北会面结束之后,喝的醉醺醺的两个家伙相约去做个大保健,当他们离开后,服务员过来收拾餐具,顺手将一枚贴在桌子底下的芯片拿走。
……
头七是召开追悼会的日子,守备区大礼堂改成了灵堂,警通连的士兵穿上礼服,臂带黑纱,持枪护灵,五具冰棺一字排开,烈士身盖军旗躺在万花丛中,唯独傅平安的棺材里装着一件折叠的整整齐齐的军装和一顶军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