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平安_作者:骁骑校(178)

2020-11-02 骁骑校

罗瑾把傅平安送往军区总院急诊,总院是对外开放的,急诊科的几个医生都在忙着处理车祸伤员,没人搭理他们,正巧过来一个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医生,看到穿军装的罗瑾,就主动接手过来,检查之后问傅平安:“有没有使用麻醉品的记录?”

傅平安说:“可能有,在我治疗烧伤的时候。”

医生质疑道:“哪里的医院这么不负责。”

傅平安说:“涉密了,我不能说。”

医生哼了一声,对罗瑾说:“病人杜冷丁成瘾,我不能给他用药。”

罗瑾心里抽搐了一下,天知道傅平安到底经历过多少磨难,她将医生请到一边低声介绍情况,说这是咱们军区的一级英模,为了国家满身伤病,通融一下吧。

医生说:“我看一下他的烧伤。”

傅平安脱下了衬衣,露出后背来,罗瑾只看了一眼就把脸扭过去了,医生扶了扶眼镜,叹为观止。

这简直是大型医疗事故现场,傅平安的后背有严重的烧伤,一直蔓延到脖颈处,尽管做过植皮手术但效果不佳,不能完全覆盖,而且植皮的部分面积毛孔不通,各种伤疤触目惊心,狰狞可怕,似乎是为了掩饰伤疤,他背上纹了五条龙,刺青的手艺倒是比植皮的医术高多了,离远了看是能遮掩疤痕,且威风凛凛,近了看就惨不忍睹,这人得受多大罪啊。

医生明白了,能把这手术坚持下来,还刺了一背龙纹,不用杜冷丁撑着还真不行。

“我去拿药。”医生匆匆去了。

忽然两名头戴白色钢盔的红肩章纠察走进急诊室,向罗瑾敬礼:“同志,请出示您的证件。”

罗瑾心说坏事了,打架的事儿果然闹大了。纠察是军人中的警察,同等职能的部队在国外叫做宪兵,就是钢盔和袖章上印着MP的那种兵,大城市的老百姓经常有机会在繁华地段目睹纠察的风采,这些士兵都是入伍时就确定的身高一米八以上的英挺小伙,配上笔挺的军装,几个人排成纵列,走在街上就是行动的荷尔蒙,亮丽的风景线。

但在军人眼里,纠察就是凶神恶煞,是士兵的死对头,他们专门盯着军容不整的士兵或不遵章守纪的军车,两下里水火不容,但平时士兵没有办法修理纠察,只能等快退伍的时候放肆一把,所以纠察们往往提前退伍,不和老兵们发生冲突。

罗瑾知道这些纠察并不是军区的兵,而是省军区警备纠察连,这就比较难办了,她认识的关系都在军区大院,这大晚上的上哪儿托人去啊。

这些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还不到半秒钟,罗瑾掏出军官证递过去,纠察戴着白手套的手接过来仔细辨别,看看照片,又看看罗瑾的脸,确认完毕,双手递回,再次敬礼,公事公办的问道:“警备处接地方公安协查请求,今晚八点钟在金鹰广场楼下大排档发生一起行凶伤人案件,据现场监控显示,您的同行者参与了此次事件,我们奉命来将他带走。”

既然纠察能找到这里来,说明已经完全掌握了证据,罗瑾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又不能接受一个病人被纠察带走,那样势必会加重他的病情,这些年轻的纠察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求情是没用的,撒泼更没用,罗瑾快要急哭了,这时候医生来了,她很诧异为什么纠察会上门,询问原委后说了一句:“你们不能带走他,他是病人。”

纠察礼貌而坚决的表示,必须把人带走。

医生哦了一声:“这样啊,人不能带走,就在我这里治疗,出了事我负责,还不行的话,叫你们处长来见我。”

说着她脱下白大褂,露出大校肩章和胸前的正师级标识,军区总院是正师级单位,这位女医生想必就是院长本人了,这下纠察们没话说了,人家堂堂大校院长作保,他们岂能再不依不饶,再说嫌疑人的身份查到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无须担心。

纠察走了,院长对罗瑾说:“病人有人照顾,你跟我到办公室来。”

罗瑾来到院长办,看到桌上的姓名牌,这位女院长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杜可慧,全军著名的心内科专家,军报上多次报道过她的事迹,名字如雷贯耳,只是没见过本人。

杜院长说:“在不涉及军事机密的情况下,你给我说一下他的情况。”

罗瑾说:“他是第二年的兵,有一年时间在海岛上和其他四个战友一起度过,不久前的一次……抢险救灾中,那四个战友全都牺牲了,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

杜院长说:“烧伤和纹身怎么回事?”

罗瑾摇摇头:“涉密了,我也不知情。”

杜院长说:“明白了,你们单位有没有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