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虽然忙,依然没忘了傅平安,晚饭时间,他派人把傅平安接到香山附近一个大别墅,这里高朋满座,眼前晃动的都是电视上的熟面孔,叶明换了便服,手端一杯香槟酒带傅平安到处逛,傅平安眼花缭乱,忍不住问道:“这么多明星,得花多少钱啊,我们淮门举办音乐节,花了老大代价请来的明星,没有这一半多。”
“有钱的地方政府开堂会,和京城有权的大户人家开堂会,能一样么?”叶明露出些许不屑。
忽然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小傅,这么巧!”
回头看去,竟然是一姐,两人在这个场合重逢,又让一姐对傅平安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弟弟,确实不简单。
傅平安对这种豪门生活有种天然的排斥,他并不喜欢这些,叶明敏锐的察觉到,先行带他离去,去三里屯、工体随便逛了逛,早早回去休息,第二天还要起早看升旗。
每天的***广场升旗仪式都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参观,他们凌晨三四点钟就聚拢在广场周边,挤在地下通道中,等待着日出一刻。
升旗的时间并不固定,是根据每天日出的时间来的,叶明神通广大,帮傅平安弄到最好的位置,挂着照相机跟着升旗仪仗队一起走,全程跟拍无死角,当国旗卫队从金水桥上出来的时候,战靴铿锵,刺刀闪亮,他忍不住泪目了,如果战友们都在就好了,这就是我们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啊,看远处栏杆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享福的享受着和平时光,他们可曾知道,有人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升旗仪式结束后,傅平安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紫檀木的盒子,上面的金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打开来,里面金色丝绸衬托,写着红字:***广场升国旗仪式专用旗,长5米,宽3.3米。
盒子里摆着一面叠好的国旗,附带编号和日期,傅平安注意到,日期是去年的八月十五日,也就是自己和战友们在374岛上血战的日子。
叶明告诉他,***广场的旗杆上,每天飘扬的国旗都是崭新的,一面五星红旗只悬挂一天,降旗后折叠起来,写上日期和编号,当做贵重的礼物赠送给重量级的人士。
“这面国旗已经赠送出去了,是我讨回来的。”叶明说,“这面旗帜,应该属于守备区三团九连全体战士,属于黄姚武,属于潘兴,属于高小波,属于祝孟军,属于你。”
傅平安鼻子一酸,原来还有人记着他们。傅平安在北京住了小半个月,该玩的能玩的全玩了一个遍,故宫颐和园香山八达岭,工体三里屯大栅栏王府井,还去了北方射击场过了一把枪瘾,玩的是挺开心,但傅平安产生了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为什么是总装备部的干部叶明接待自己,这个叶明,除了第一天接自己的时候穿军装,其他时间都穿便服,开地方牌照的车辆,而且从不正点上下班,傅平安是当过兵的,在他印象中,校级军官应该每天穿着一丝不苟的军装拎着公文包去机关大院坐班才对,而叶明更像是个商人,而且是不务正业专门吃喝玩乐的商人,小院里高朋满座,夜夜笙歌,这也就罢了,可这些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个疑问,部队为什么征招自己,仪式结束之后就该回家了,一直留在北京好吃好喝伺候着,让他产生一个想法,莫非自己要二次入伍,重归现役,为国家执行秘密任务,想到这个,他激动中有一丝担忧,自己现在的状态,不知道还能不能上阵上敌。
过了十天,傅平安终于忍不住了,当面询问叶明。
叶明说:“留你在北京,是总装某部领导的意思,我们要感谢兄弟部队为国防现代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我个人向九连兄弟们表达谢意,你们的牺牲,换来的不止是你知道的那些东西,但是很抱歉,我不能告诉你,我没有得到授权向你告知绝密级的信息,本来招待你两三天也就足够,但九连有五个人,你得替兄弟们享受一下。”
傅平安说我明白了,第二个问题,是不是要我重回部队?
叶明哑然失笑:“兄弟好样的,但是我告诉你,部队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你已经为国尽忠过了,应该享受平民的生活了,那些活儿,交给我们就行了。”
傅平安怅然若失。
叶明说:“我听说,你有一块鲁美诺斯手表?”
傅平安说:“是的,接兵的首长胡大鹏送给我的,可惜在岛上弄坏了,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叶明说:“我看你手腕子上空空的,缺个东西。”随机摘了手表,强行戴在傅平安左腕上,黑漆漆沉甸甸,表盘上一个皇冠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