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平安_作者:骁骑校(698)

2020-11-02 骁骑校

刘文襄说:“她现在改名叫杨启航,刚任命为副省长。”

“和我有什么关系。”刘风正无动于衷,杨帆恨死自己了,她当上副省长,对自己有百害无一利。

“康康刚考上选调生,孩子不容易啊。”话不用说透,刘文襄摆摆手,让儿子出去,孙子进来。

面对老刘家的新希望,千里驹,刘文襄恨不得将自己几十年的官场经验倾囊相授,但是孩子太年轻,只能点拨一二,让他自己领悟。

“到了新单位,多说话,少做事,做多错多,经常找你的直属领导汇报思想,交心,不要擅自最决定,哪怕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请示,眼睛不要往下看,要往上看,自己的事情,绝对不要让别人插手,别人的事情,哪怕油瓶倒了也不要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笔头要好,在机关工作,材料写得好是最重要的……”

刘康干听的晕头转向,爷爷的教导和组织部领导讲话完全相反,自己到底该听谁的。

“你们这些基层岗位, 其实谁干都一样,干好干坏影响也不大,重在表现,让领导知道你是可用,好用的人,就够了。”刘文襄说道,“你可能觉得爷爷的话和外面讲的那些不一样,爷爷告诉你,有些话听一听就算了,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若在大学时期,刘康干或许会反驳,但现在的他成熟了,他明白这个世界上唯二不会伤害自己的人就是爷爷和奶奶,爷爷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

刘文襄说:“康康,爷爷给你出一道题,你是镇长,你的镇子上有很多家企业,都生产某种产品,忽然市场对这种产品有了大量需求,于是镇上的企业为了利润加大生产规模,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导致质量下降,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而这种产品关系到人身健康,次品会出人命,你怎么办?”

刘康干说:“企业的生存,关系到百姓的生计,我会召集企业主开会,对他们晓以利害,亲自下基层监督,把压力传递到下面,努力做到一个都不出错。”

刘文襄笑了:“正确的做法是关停所有企业,不让他们生产,只要生产,你就管不过来,出了事板子最后打在你身上,用合法手段关停企业整改,一个产品都出不去,自然就不会出事了。”

刘康干瞠目结舌:“那企业活不下去,工人闹事怎么办。”

刘文襄说:“这是爷爷虚拟的一种特殊情况,重点在于教育你如何取舍。”

刘康干明白爷爷的苦心了,任何情况下,首先要保护的是乌纱帽,其他的都不重要。从爷爷的书房出来,刘康干就被他爸爸拉到一边去再教育:“康康,你爷爷那些话,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实践,时代不一样了,懂么?”

“谢谢爸爸。”刘康干微笑着回应,他当然不会把爷爷这个老古董的陈腐经验奉为圭臬,但也不会全盘否定,小时候看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路怎么走,自己说了算。

全家齐聚共进晚餐时,刘文襄宣布大事,康康正式进入仕途,大家都要出力帮忙,小姨一家人自然热情响应,大嫂熊茹这次也罕见的表示了支持,老刘家风光了十几年,现在走的下坡路,就像是红楼梦里的贾府,靠着祖荫是可以维持几十年,但想一直屹立不倒,就必须再出几个翘楚,这一辈人里,曹子高无期徒刑,刘婕妤闲散人员,王美美还在上中学,也只能指望刘康干了。

刘文襄忽然想到当年二小子和杨帆的那个私生子,如果养下来的话多好啊,就能和杨副省长拉近关系了,老刘家就能再坚挺个二十年了。

时光不能重来,人生不能后悔,就这样吧。

……

傅平安在医院做了一番全面检查,确定恢复健康后,先回了一趟淮门探望父母,再回到近江后,终于去了自己和刘小娜合租的房子。

这里已经人物楼空,刘小娜搬走了她的东西,衣柜空了四分之三,两个人的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连一句告别都没有,他甚至不知道刘小娜是否还在这座城市,至于和德龙家具的合作也告一段落。

无言的结局对谁都是一种解脱,傅平安退租,搬进了江大的研究生公寓,一边学习,一边经营公司。

一张打印纸放在傅平安桌上,上面是一个人的档案,照片眼熟,是在深圳开保时捷的豪横男。

“这个人叫解小明,是撞你的凶手,那些死者和伤者,包括我们在内,至今没拿到一分钱的赔偿。”沐兰说,“我调查过,他们做的很漂亮,法律上找不到任何纰漏,你说怎么办?”

傅平安一目十行看下来,解小明的履历辉煌而简单,小学初中在北京的名校上的,高中赴美留学,斯坦福本科毕业,在高盛公司实习过,但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业绩,这是一个典型的眼高手低的官二代,只要不作就不会死,但解小明显然很喜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