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来大学演讲,校方派了书记陪同,连同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在教室后方压阵,他们正想下来处理,被杨启航用眼神制止。
“刚才是谁说荒谬?”杨启航问道。
老董不敢应声了,他终于察觉到这不是在上课,是搞活动,自己的行为等同于砸场子。
“是我。”傅平安站了起来,替老董背了个锅。
“荒谬在哪里,请这位同学说说看。”杨启航说。
“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绸之路没有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于春秋,形成于秦汉,转变于明清,主要港口是广州和泉州,而郑和下西洋只持续了二十八年,出海港口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在官方船队宣威于南洋的同时,明成祖实行严厉的海禁,不许片板下海,更别说民间贸易商船,所以……”
傅平安耸耸肩,坐下了。
杨启航很尴尬,如果稿子让秘书写就不会出现低级错误了,隔行如隔山,不懂历史却要硬加入历史梗,却遇到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简直自取其辱。
“经验主义害人啊,给这位同学鼓掌。”杨启航自嘲了一句,率先鼓掌,大学生们也跟着鼓掌,很自然的就把这个尴尬瞬间给度过去了,后排的校领导们汗都下来了,当众让副省长下不来台,哪个系的学生这么可恶。
“她谁啊,讲话风格不像是教授。”老董低声说。
“副省长。”傅平安在老董耳畔低语,把后者吓的一哆嗦。
傅平安也是刚认出来,在飞机上相遇的时候,杨启航穿的很普通,今天化了妆,穿的正装,所以一时间没认出来、。
“闪吧。”老董说。
“我倒想听听,这人有些水平。”傅平安说。
老董只好舍命陪君子,陪他一直听到末尾,结束之后,杨启航走下台,先找傅平安:“同学, 谢谢你指出我的错误。”
“不好意思, 我们是学历史的,并不是想冒犯您。”傅平安说。
后排的校领导上来了,傅平安赶紧拉着老董溜了。
杨启航并不是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她分管的是商贸,金融,国有资产、城乡建设开发和交通运输,她本人的经济学硕士,来江大演讲是应校方邀约,她本人对江大也颇有感情,二十多年前,她曾在这里尝过初恋的味道,当年的恩怨情仇早已随风而去,重温环境,只是想追忆自己的青葱岁月。
没想到被一个愣头青给DISS了,杨启航想想就苦笑,她不是小肚鸡肠的人,要不然也走不到今天的位置,她只是觉得和这个年轻人之间有一种神奇的缘分,这不就是从深圳来近江旅途上的那个小伙子么。杨启航是工作狂,但和大家刻板印象中那种工作狂不同的是,她对于生活同样重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衡的,陶冶好身心,才能更加全力以赴的工作,杨启航爱锻炼,爱美食,爱旅游,在工作之余,她会见缝插针的利用时间碎片把生活安排的像模像样,一个人也从不寂寞。
从企业家变身政府高官,杨启航还没有完成这种转变,她在朱雀饭店住的不舒坦,因为这里住着一位很霸道的市长,酒店附属的游泳池都被他霸占了,不许别的客人使用,近江的市长也是副省级,而且前途更加光明,下一步就是接市委书记,进省委常委的红人,杨启航自然不能和他较劲,于是悄悄搬出了朱雀饭店,通过组织协调,借住到江大专家别墅。
江大有个八十年代建的专家别墅区,名叫积翠园,住的都是正教授以上学衔的高级知识分子,杨启航本身也是经济学家,她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更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积翠园有一道门通往校园,早上可以去晨跑,身边都是大学生的感觉非常好,就像自己也回到了二十岁。
杨启航把自家阿姨从深圳带了过来,省政府给她分配了一个秘书先用着,还有一辆黑色的奥迪A6,一名驾驶员,这就是她目前的全部班底,政坛不比企业,规矩更多,她要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
江东省委省政府花了大力气挖杨启航来当副省长,目的很明白,是想借助她的能力和人脉,把江东的国企整体水平往上带一带,由企转政,任重道远,杨启航的日子并不好过,她花了一周时间阅读材料,对江东国企状态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是下基层走访,没有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光是调查工作就要预备一年时间。
……
周末,傅平安飞了一趟北京,去之前他问叶明航班号,叶明说你几点来都行,飞机等你,傅平安不解,叶明说玉檀机场有个私人飞机航站楼,一般人不知道,你开车直接从六号门进来把车停在航站楼专属停车场,还不用交停车费,这架飞机就坐你一个人,你什么时候来,它什么时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