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安排,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科员。”刘康干说,他本以为自己要去组织部这样的机关呢,没想到安排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
“具体哪个科室?”刘文襄问,“别小看任何一个岗位,干好了都能发光发热。”
“老干办。”刘康干说出这三个字时带着深深的耻辱感,他们家和机关事务管理局经常打交道,知道那是什么单位,其实这单位不算差,管着几十亿的资产,下面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十几个,员工一千多人,可好处都是领导的,他一个服务离退休干部的小科员能有啥油水,除了个行政编制能拿出来说事,别的不值一提。
“来日方长。”刘文襄一阵心疼,安慰孙子道,“咱们老刘家的人,是打不垮的铁金刚,老干办就老干办,在这个岗位上咱们要干的出色,干的发光!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那才叫成绩,不像某些人,靠走上层关系,溜须拍马,当上团省委副书记,那是光彩么,那是耻辱!”
王永芳也跟着恶狠狠呸了一声,以此表达对傅平安的鄙视。
刘康干有点懵,什么,说好的副书记怎么也不给了,牛逼都吹出去了,近江的朋友同学都知道自己要当团委副书记,大酒都喝过几场了,怎么说没就没了,等等,又是那个傅平安!
小姨夫王建说:“这个姓傅的可以啊,路子够野的,上面肯定有人,就是不知道是哪个。”
小姨说:“查查,查出来咱举报他。”
刘风正没说话,他知道傅平安的实力,老实说兼职团省委副书记对于傅平安来说没什么意义,人家头上的光环多着呢,但这话不能在家庭聚会上说,更不能当着差点中风的老爹说,他默默在想一件事,傅平安如此优秀,莫非上面真的有人?
……
隔了两日,淮江日报上刊登了新任团省委书记和副书记的履历,这是官方通稿,无懈可击,吸引眼球的是另一份报纸,以刊登花边新闻著称的近江早报上报道了傅平安的过往种种,最大的爆料就是傅平安是抱养的孤儿!
这个稿子的作者正是解东明委派的那位中央级媒体驻淮门记者站首席记者,他打听过傅平安的身世后手痒难耐,写了一篇稿子先发在淮门的报纸上,近江早报是转载淮门晚报的内容。
这是没经过授权的报道,等于赤裸裸的揭人隐私,但木已成舟,追究晚矣。
刘文襄看到了报道,在病床上就叫嚷开来:“我就知道,这小子身份有疑点,不知道是谁家的野种!”
省政府大楼,副省长杨启航手边放着一份报纸,她也看到了关于傅平安身世揭秘的报道,文末还煽情似的倡议大家贡献线索,帮傅平安寻找亲生父母。
杨启航不禁浮想联翩,如果自己的孩子在世的话,和傅平安应该是一般大的年纪。通常女人都是极富想象力的,一件小事都会引发无尽联想,但那主要是闲的,杨启航太忙了,日理万机也不为过,她没有多余的心思胡思乱想,看报纸也不过是解压的一种方式而已,傅平安的身世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迅速被其他重要的事情遮盖了。
江东省的省政府和省委机关以及家属院都是连在一起的,从杨启航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一座红砖副楼,那还是七十年代的建筑,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就设在里面,今天是刘康干报到的日子,可他却没有半分喜悦之情。
在基层的时候,刘康干朝思暮想的就是调回省城,他无数次梦到自己走进威严的省政府大门,和同事们打着招呼,窗明几净,报纸浓茶,和蔼的上级,活泼的同事,那是他的人生梦想啊,可是真正实现的时候却觉得哪里不对劲。
机关事务管理局权力不大,但是油水不少,可那些和刘康干无关,他被安排到老干办工作,负责服务他爷爷奶奶这样的离退休人员,到底是省级机关,老干办的配置不低,主任是正处级,放到黄台县就是县委书记。
主任给刘康干讲了科室的职责,主要负责落实老干部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做好遗属工作等等。
“这张桌子就是你的了,你可得爱惜着点用。”主任说。
刘康干不太理解主任这句话的意思。
“有可能未来三十年你都得用这张桌子。”主任又说道,踱回自己的办公室了。
刘康干看看周围,大家都用一样的办公桌,桌子腿上缀着资产编号的金属牌,桌面上摆着电话机,家庭合影,电脑,茶杯,加湿器,旁边的书报架上是一摞淮江日报,大家的表情的恬淡的,满足的,岁月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