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还没说话,一旁坐着刷朋友圈的温姐就接过话头,道:“赶紧养猪去吧,你也回家弄个养猪场,说不准今年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林秋不搭理温姐,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王泉,等王泉给出答复。
“先把本职工作干好再说,别整天瞎想。”
“你说你,拿着工资不说,还有一部分地销收入,猪肺眼看着也在挣钱,你还有心思想别的?是不是工作太清闲了?要不要给你加加担子?”
林秋讪笑一声,手摇的跟电风扇似得,“不用,不用。”
“对了,最近杭城的王喜明发货咋样?”
自从王泉开始忙活养殖场,就没再管过发货,每天只是把报货单发给林东和林秋,让他俩安排出货。
客户如果有特别的要求,也都让他们直接找他俩了。
“报货单你都知道,倒也没有特殊的要求。”
说到正式,林秋也变得严肃起来,“你说,王喜明这家伙只要咱们的优质产品,难道他就不卖普通货?咋就没见他报过普通货呢?”
王泉嘴角一勾,“怎么可能不卖普通货?他普通货的销量一点都不比优质货少,只不过他有其他渠道。”
“就不能争去争取,让他在咱这里发货?”
林秋是一门心思多挣钱,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挣钱的机会。
“人家也是多年的客户关系了,估计不好挖。”
王泉不是没想过这事,当初王喜明找上自己的时候就提过,是朋友介绍的,这个朋友不言而喻肯定是同行,至于是谁,王泉没去打听。
人家能主动给你介绍客户,还不求回报,你反过去挖人家的客户,这事不地道。
除非……“除非你这里没货给我……”
王喜明坐在店里,看着伙计们干活,一边打着电话。挂断电话,王喜明叹了口气,越老越胆小,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
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专门打电话过来,竟然是拉拢感情,防止被人挖走客户。
他防备的是谁,王喜明心里明白。
跟王泉合作也有两三个月了,虽然他的东西确实贵一点,但质量真的无可挑剔,全部符合自己的要求。
人家除了正常报货和发货,从来不会给你增加无理的要求,甚至不会主动劝你增加报货计划。
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汇来讲,那就是佛系。
你要货联系我,发货之后告诉你司机电话,其他时候从未主动给自己打过电话,哪怕只有一通。
王喜明有时候都怀疑,王泉到底是性子使然还是故意不搭理自己?
自己好歹也是杭城数一数二的批发商,他就不想跟自己搞好关系?
两相对比,王泉不自觉的就高出一筹,反观自己合作十几年的伙伴显得有些小人之心了。
“你好,请问王总在吗?”
店门口传来声音,王喜明转眼看去,一个带着眼睛,身材偏瘦的男人站在门口。伙计转头看了王喜明一眼,那个男人明白王老板就是店内坐着的那个中年男人之后,直接跨步走进店面。
“王总您好,我是中原做猪副产品的郭杰……”
中原做副产品的。
这几个字听起来有些刺耳,让王喜明不自觉的想到当初王泉给自己发的信息,脸色有些微红。
经历过王泉那次教训之后,王喜明也不敢拿架子托大,示意郭杰坐下,还主动递上一根烟。
……
杨瑞突发奇想去卖白条了,原本就不安分的伙计赵明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想法了。好几次说出自己想开店的想法了,杨德军最近几天一直忙着招聘伙计。
眼看着一辆黑色奥迪Q7停在店门口,从上面下来一个男人,径直走了过来。
“杨总,我是中原省做猪副产品的郭杰,跟您打过电话的。”
听他这么一说,杨德军想起来了,心里有些不耐,却是不露声色的招呼他坐下。
上次被猪瘟打了个措手不及,郭杰险些中途败退,幸好当时大胆取舍,选择跟王泉兄弟合作,及时止损。
从那以后,郭杰就变得谨慎小心,但凡行情有不对劲儿的地方,他都会及时打听同行的动态。
最近一段时间,不但屠宰量下降了,连猪的平均体重都在下降,即便是这样,价格还在缓慢增长。
他手里的渠道,小客户居多,仅仅打包发货每天就要消耗不少人工和时间,在看康源那边,虽然发货量也减少了,但人家单体发货量依旧远超自己。
挖客户的想法再次浮现,上次打电话收效甚微,这一次,他要主动出击。
主动上门的效果肯定比单纯的电话沟通要强,不管是不是王泉的客户,只要在江浙两省的城市,基本上被他跑了一遍,速度很快,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