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金凤凰_作者:君子如澜(209)

2020-11-11 君子如澜

七八月份是多雨的季节,经常发大水,冲毁岸边的堤坝,大兴生产队的水坝年年都要修葺。

可陈芳摇了摇头:“不是,堤坝冬天的时候已经修好了,爹娘他们是去山上刷洋槐树叶了。”

韩晓棠知道洋槐花可以吃,但叶子有什么用,就不解的继续问道:“刷叶子干什么?”

陈芳不厌其烦的回答道:“县城里的收,每天下午会开车过来收,一斤三分钱,咱爹娘还有你大哥和晓刚,一天可以刷一百多斤呐。”

韩晓棠说不出话来,乡下没有什么来钱的门路,只能下苦力。韩庆斌他们天还没亮就起床,抹黑进山,四个人一天刷一百多斤的洋槐树叶。

洋槐树叶呈椭圆形,很小很薄,一点都不压秤,一百多斤要刷多少树叶,韩晓棠难以想象。

她沉默不语的坐在灶台前的小凳子上添柴火,陈芳连忙阻拦:“晓棠,不用你帮忙,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你还是回屋去歇着吧,一会太阳毒了,爹娘他们就回来了。”

韩晓棠没有说话,还是固执的加柴火,陈芳看出她的情绪低落,也就没有再多说,她这个样子,让她一个人呆着,还不如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放心呐。

本来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去山上刷洋槐叶,攒钱供韩晓棠读书,陈芳心里还是有些微微不舒服。凭什么一家人累死累活的干活,挣的钱全部给韩晓棠,可现在她却没有任何不满了。甚至有点欣慰,能嫁到这样团结有爱的人家,是她的福气。

而韩晓棠也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人,坐享一家人的付出而心安理得,看她现在难过的样子,就知道她的心里也不好过,就笑着安慰道:“你别担心,刷洋槐树叶活轻松,不怎么出力,你大哥会照顾咱爹娘的。”

见韩晓棠依旧不答话,陈芳也不介意,继续接道:“你要不是不愿去歇着,就陪我在灶火里说说话,大城市里一定很热闹吧,是不是有很多……”

韩晓棠心中再难过,但陈芳是刚嫁过来不久的新嫂子,她沉默不语的不理睬有点不礼貌,只能问一句答一句。

见她开口说话,陈芳松了口气,要是韩晓棠一直这样难过,公公婆婆回来看见了,知道是她多嘴多舌的,惹得韩晓棠心里难过,肯定要数落她。

好在韩晓棠很有分寸,韩庆斌他们扛着大包小包的洋槐树叶回来,她立即笑容满面的上前帮忙,没有露出丝毫难过的神色。

只是微笑的劝说道:“爹,娘,国家每个月都会给在校的大学生发放补助,够我用了,你们不用这么辛苦。”

丁玉英知道她是心疼家人,就宽慰道:“我们不累,你不用担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干点活计挣点钱。”

韩庆斌附和道:“就是,收购站的同志说了,收这样洋槐树叶子是要办养殖场,我们这也算是为了建设……什么四……”

韩庆斌到底年纪大了,收购站职工说的那些新词他记不住,韩晓刚就笑着接道:“为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四化做出贡献。”

韩庆斌点头道:“对对,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那明天早上我和你们一起去。”

韩晓东立即摇头道:“胡说,你那手是要拿钢笔写字读书的,怎么能干这些粗活。有我和晓刚,还有咱爹咱妈,用不上你。”

丁玉英也劝道:“就早上一会,太阳出来我们就回来了。”

七月的太阳格外毒辣,晒的久了会中暑晕倒,所以韩庆斌他们也不敢干的太久,大概十点左右就回来了。

韩晓棠也阻止不了,只能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等他们把洋槐树叶子背回来,就平摊在自家门口和院子里晾晒。到了下午收购站的人来了,就送过去上称卖掉,然后就到树林里纳凉。

韩晓棠长的好看,性格又开朗活波,村子里的人都很喜欢她,而且还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他们一辈子都没去过省城,现在韩晓棠却在省城读书,在他们看来,那都是遥不可及的,就围着她问东问西的。

韩庆斌与有荣焉,在一旁使劲抽旱烟袋,吞云吐雾。丁玉英就在一边帮腔,韩晓棠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告诉兰溪距离省城有多远,从兰溪坐车到孟楼县,再转坐一夜的火车才能到。

韩晓棠一个小姑娘家孤身一人,竟然坐了一天一夜的车,去那么远的地方,大家都很是佩服。

韩晓棠趁机告诉他们出远门要注意,车上有人贩子,还有扒手,要注意钱财和人身安全。现在的农村还是闭塞的,但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村民们肯定会走出大山,去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这些风险最好提前告诉他们,到时候也能有些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