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言:失策了。
于是直到下学,他也没有等到明姝过来问他题。
临走前,明姝倒是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师兄总结的可真好,我和乐之都觉得获益良多。”
谢嘉言:……
“哦。”他抬起下巴,似若无意地道,“那你觉得,我写的解题思路同那宝典比,哪个更好?”
明姝犯了难,如若不知道那宝典是郑学官所著,她肯定毫不犹豫说是谢嘉言的。
可这会知道了,再这么说会不会显得很不给郑学官面子?
瞧得谢嘉言眼里流露出的对答案的在意,明姝想了想,试探着道:“师兄……这是在和宝典较劲?”
谢嘉言:……
他扭过头,状似冷淡地道:“我就随便问问……”
随后,抛下一句:“无论如何,你都好好温书就是。”
便仓促离开了。
明姝原本还想多说两句,见他走的这么急,挠了挠头,只能冲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句:“师兄明天见。”
江乐之假装收拾著书袋,瞧得那边的景况,不由笑着摇摇头。
这两人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把话说开。
若是这般两情相悦下都不能有一个好结果,那真是……
太可惜了。
对于渐近的百花宴,明姝是没有放在心上。
可承嘉侯和苏氏却是在意得很。
由是在又一日的下学后,苏氏便叫人专程唤了明姝过去。
母命难违,纵然功课还没写完,明姝还是在青荷的陪同下去了苏氏的院子。
她是到的最晚的一个,不过承嘉侯已经在屋里坐着了,沈容华和沈玉柔也都乖巧地坐在一边。“明姝来了呀。”承嘉侯看到她, 顿时喜笑颜开。
明姝笑着应过后,又依次向承嘉侯与苏氏问安,才乖顺地在一边坐下, 企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可承嘉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展现慈父形象的机会,他笑眯眯地看着明姝, 感慨道:“时间过的真快, 我们明姝也都是个大姑娘了。”
潜台词就是可以嫁人了。
“上回, 崇礼侯还同我说起你,说他家公子也在太学就读, 一直很是仰慕你。”承嘉侯捋了捋胡子,“倒是有要求亲的意思。”
崇礼侯家的公子?明姝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却发现查无此人的讯息。
崇礼侯府她倒是知道,一个只能说比承嘉侯府稍微好上一些的的颓败侯府。
但也说不上要好,毕竟这崇礼侯公子声名甚微, 想来也很难担负起振兴侯府的任务。
而承嘉侯府里的五公子沈知钰, 在京城圈子里却算是个风云人物, 前途很被看好。
未来还说不上哪家的后劲会更足。
所以,承嘉侯定然是不会考虑让她嫁去崇礼侯府的。
果然, 承嘉侯话锋一转,道:“可我见崇礼侯家的公子于学术并不专精,日后怕是要随军的,并不算是个好的婚配对象,便替你婉拒了。”
其实,身边找上他想要求娶明姝的同僚相当之多。
大多是看中了明姝此时的声名。
可既是同僚,那就并不会比承嘉侯府好上多少, 这显然是达不到承嘉侯对未来亲家预期的,他所举例的崇礼侯公子, 已经算是求娶人群里较好的一位了。
而京中那些合适的高门人家都还处于观望状态,纵然有看好明姝的,在对她还不算了解的情况下,也不愿贸然表露出求亲的意思。
这次的百花宴算是明姝正式以可婚配的身份在京中高门圈子里露脸,可以说是个极重要的契机,也难怪承嘉侯很是看重。
一边的沈容华听了这话,不由在心中冷嗤。
她这爹爹,自己废物得不行,却又好高骛远,一门心思想靠嫁女儿拔高侯府地位。
可也不想一想,就凭着侯府的境况,那些高门大户哪里会看得上。
她若非摊上了个这样的母家,又如何会需要这般苦心谋划才能能嫁给秦子枫呢?
愈是这般想着,她心中愤懑愈浓,捏着衣袖的手指愈发用力。
而明姝却神情乖巧地道:“劳烦爹爹为我费心了,可两位姐姐至今都还未曾定下婚约,我这个做妹妹的,怎么好抢在前面。”
明姝这话说的没什么可挑剔的,承嘉侯只得象征性地将目光移到另外两个女儿身上:“说的也是,容华和玉柔的亲事,也该尽早定下了。”
他的目光掠过沈容华,面色变得略微有些不自然。
旋即便直接略过了她,直接对沈玉柔笑着道:“此番百花宴,徐家的开宇也是会在的,届时你们二人也可说说话,相互间熟悉熟悉,莫要受外边的流言蒙蔽了。”
承嘉侯在后来又同徐老爷吃了几回酒,推杯换盏间,也算是在口头定下来了沈玉柔同徐开宇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