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洗澡的路上,她还背了一篓窑炉里清理出的木炭灰和陶泥淘出来的石子,一边走一边洒在路上,长久之后,路会越来越干净的。
这天的天气特别好。
天特别蓝,阳光特别温柔,树林里一丝风都没,水池里的花特别香。
她洗澡的时候想,下一次,等我去海边取了海盐,我要多做一些肥皂,把这种香香的花拧出汁放在里面,再晒干一些花瓣也放在里面。那我的肥皂就又香又美了!哈哈。
唯一美中不足,是没有护发素。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提炼植物油,然后浸泡一些香料进去,不就成了?
至于香料嘛……这些花虽然挺香的,但是涂在头发上未免太香了,不知道冷杉或是雪松的针叶晒干磨粉能不能当香料?或是青草?指挥官洗澡的时候用的青草团子是什么?那个气味很好闻。
她想到这里,不由低头看了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来了!
陶器和肥皂来了!陶器也有了, 肥皂也有了,她把这个星球的文明史都推动了一大步,人也洗得焕然一新了, 那住的地方当然也不能太寒酸。
接下来的几天, 她又忙活起来, 让她的浮屋更舒适。
她先将浮台扩大了一倍, 又选了最长的几根竹子扎在泥塘里, 分别立在浮台的周围,将浮台紧紧卡住,现在,最后一丝晃动也没有了。
之前从池边通往浮台只搭了两根长竹子,走在上面要小心保持平衡,现在她搭了一座小浮桥。
小桥也是竹子做的,四排翠竹连在一起, 就是一块足以让她走得轻松的浮板,这样的浮板有两块, 一块靠近岸边,另一块贴着浮台, 两边再扎几根竹子当围栏,既能固定浮板,又能当扶手。晚上睡觉时,她可以像古代城堡收起吊桥那样把贴着浮台的那一块浮桥拉起来, 什么动物也别想跑到她的小屋来。
浮桥两侧的竹栏杆每根直径有十厘米,只要填上土,就是一个花盆, 她之前移植回来的薄荷长得很好,她重新分了盆, 把一些薄荷移栽进去,又挖了一些她在丛林里发现的好看花草种上,这下住房附近的面貌顿时不同了。
她还从周围的大小池塘中移植了许多水生植物,洒在浮桥和房子周围,希望它们可以适应泥塘中的环境,大量繁殖。至于它们究竟能不能成活,暂时没把握。看运气吧。
然后她要扩建房子。
用几片炭条板组成的临时小屋终于要退出历史了!她要建真正的房子了!
大费周章搬回来的竹子仍然充足,房子的样式早在电脑上画了几百遍了,建造起来很快。
她要建一个单坡式的小屋,房顶是一整片,朝一面倾斜。
她没像传统建造森林木屋那样一条一条把竹子搭起来,而是继续是用了搭建木炭棚屋的思路,将屋子分成了几个部分,最高的后墙,两面侧墙,门墙,还有两片房顶。房顶虽然可以做成一片,但是不借助其他工具,她很难将连成那么大片的竹子举起来放在房子上。
她用直径和手指差不多粗细的竹子当筋骨,先每隔一米一根插在地上,插了三根之后,将一根粗大的竹子紧靠着这三根小竹子放在地上,以大竹子为标尺,对着每根小竹子在横放在地上的大竹子另一侧再插三根小竹子,接着,用树皮绳子松散地将三对小竹子一对一对捆上,用于固定墙面的骨架就做好了。
接下来,只要将做墙面的大竹子一根接一根摞在这六根竹子组成的框架槽里,每隔一段再用绳子对框架加以固定就行了。
用这种方法建好一片屋顶,半个小时绰绰有余。
屋顶和四面墙都做好之后,她先在空地上试着组装了一次,然后在两面侧墙上用光能槍切出二十度的斜面,还特意留出两根竹子不切,房顶两侧切死个孔,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榫卯,可以把房顶和屋子的四面墙牢牢固定在一起。
接着,再在墙上切割出大大的窗子。沼泽丛林中阳光总是有些幽暗的,即使在正午,林中也还是凉丝丝的,她希望自己的屋子里有充足的日晒,等以后收集了更多资源,她还要在墙上钉上薄木板,地上铺上兽皮,最好还能做一个壁炉。
不过,现在还是夏天,时间还很长,一切都可以慢慢筹划。
窗户切割下来之后要做一个窗户框用来支撑墙面,不然切出的洞会有渐渐变形的可能。切出的窗户也要留着,穿了孔之后用绳子捆牢了,再在窗子一侧插一根竹子当转轴,晚上睡觉时或者下大雨时,窗户就能随时关上。门框也是同样处理,她还在门上用竹钉钉了一个门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