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阿曼达被韩觉的形容逗笑了。
笑了一下之后,阿曼达不禁问:“那场雨中的婚礼,在你写它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画面?”
“这电影是拍西式的,所以婚礼必须是教堂,一个小教堂就好。他们从教堂出来,风雨交加,要经过上坡的石板路和台阶,人们在雨中互相搀扶着攀爬。所以选景要在山上的特色小镇。天是阴沉的,但他们的服装是明亮的。每个人浑身湿漉漉,但是都在笑,最后遮雨的棚子被风吹走了,大家逃散,蛋糕在淋雨……”韩觉描绘着脑海里的画面,毫不阻塞。
“很棒的镜头语言,很好的画面,”阿曼达点点头,“感觉你脑子里已经有完整的片段了。”
“这么说也对,我是按照脑子里的画面来写的。”韩觉有些感叹地说。
“分镜头有吗?”
纯文学的剧本固然是拍摄电影的基石,但它通常不能直接用来进行拍摄。一般导演都会根据内容,将脑海里的构思写成分镜头剧本。编写电影分镜头剧本,是将文学形象变为银幕形象的重要环节。
即便是极少数拿着几页纸就敢当剧本的导演,在拍摄前也会构思好分镜头。
“嗨,这不是巧了么,还真有,”韩觉把手上阿曼达的剧本合上,把身后的背包拉到身前,然后低头从中寻找着什么,“我也是这电影的配乐师和写插曲主题曲的嘛,在创作原创歌曲的时候,脑海里没有画面就写不出来,所以我就自己试着画了。”
韩觉从包里掏出一本分镜头剧本,递给阿曼达。
奇怪的是,阿曼达眼神无辜嘴角玩味地看着韩觉,并没有接。
韩觉用本子戳了戳阿曼达,她还是不拿。
韩觉正疑惑着,一只白皙修长的手突然就从边上伸过来,把这本分镜头剧本拿走了。
韩觉猛然顺着手臂向上看去,就看到了嘴里叼着一根烟的夏原。
他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最后一句问他有没有分镜头的声音,不是阿曼达的声音,而是夏原的。
“小伙子,学得挺杂的啊。”夏原低头翻看着分镜头,嘴里平淡地说。香烟袅袅地从烟头升起,把她弄得像极了一个反派。
一。若要成为一个善于用文字讲故事的人,除了写作技巧和运气之外,自身也得有些故事。
曾有记者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
海明威答:【不愉快的童年。】
韩觉从小就有着很多故事,也看到过很多故事的发生。但不幸的小孩有很多,未必每个小孩最后都适合靠写字吃饭。
韩觉的初中是和普通学生一起读的。但韩觉生性孤僻,阴郁,不擅言辞,长相普通,在班里更没什么朋友,于是自然而然被一些荷尔蒙旺盛精力无处发泄的同班同学盯上,霸凌。
在一次次被校园霸凌之后,韩觉怨气日益增加,理智几乎快要失控。某一次受欺辱之后,韩觉快爆炸了,就在纸上详细写了如何将欺负他的三个同学虐杀至死。一气呵成,写完之后,看着幻想的画面成为文字,这让韩觉感到酣畅淋漓。
至于这纸上内容是计划还是臆想,已经不得而知。
事情若到这一步为止,那么过几天,这所学校恐怕会有一名学生死去,或者三名。
但这文章当天被某个手多的同学翻出来看到,惊悚的内容便很快在班里流行开去。那三位欺负韩觉的同学自然也看到了。他们似乎真的害怕某次午睡的时候被戳瞎眼睛,于是再没有来欺负韩觉。
此后班里所有人,对韩觉敬而远之。
韩觉虽然被彻底孤立,但他是一点儿也不难过。
他很开心。
这是韩觉第一次真切感觉到,文章不是一件没用的东西。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这种正反馈,让韩觉宛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从此之后,韩觉便一发不可收拾,将表达欲统统付诸笔端。
那时的他,绝对想不到几年之后他靠写字吃饭,并且当了编剧,开始写别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有他的观察,他的思考,还有他的生活。
日子虽然不算顺利,但总归是越写越好的。
眼看日子要熬出头,他被一个小成本剧组看上了,他以为终于可以放手一搏,放开手脚来写剧本了。然而一夜过去,他的人生就以另一种方式改天换地了。
他经历了一场科学无法解释的穿越,置身在一个陌生又新奇的世界,还拥有了一段别人的人生。
从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他的表达欲、创作欲几乎就要爆棚了。他想写很多东西,有关于他的,有关于韩觉,有关于这个世界,那个世界。